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发布 2024-03-08 07:35:16 阅读 3363

方案预案:__

姓名。单位。

日期:__年___月___日。

一、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概述。

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地下作业,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经常受到顶板、瓦斯、水、火、粉尘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加之技术装备较落后、职工素质偏低等不利因素,重特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参加处理事故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分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名单、通知方法和顺序;

2、可能发生各种事故地点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以及**事故的性质、原因和预兆;

3、在出现各种事故时,保证人员安全撤退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4、处理各种事故时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为实现上述措施所需要的工程、设备、材料等的数量,使用地点和使用方法;

5、有关附录资料,如通风、配电、压气、供水、灌浆等系统图,以及标注有积水、火区塌陷、钻孔、小井和消防材料库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消防材料清单等。

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预案中人员的分工要明确具体,通知召集人员的方法要迅速及时。其中安全撤退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措施为预案中两项主要内容,尤应详尽确切、细致周密。

1、安全撤退人员是救灾工作的基本任务,编制预案的原则为:

1)通知和引导人员撤退。为了能及时通知灾区人员和受灾害威胁地区人员的安全撤退,应在井下人员集中地点装设**。在某些事故和**发生后可能将**破坏时,还须考虑用其它方式,如音响或通过压风管放入有气味的气体等。

撤退的路线上应有照明设备和路标;

2)控制风流。为便利人员撤退和救护人员的需要,限制事故扩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停风、反风或增强、减弱风流的条件及实现的方法、步骤做了细致的规定;

3)为灾区创造自救的条件。为了保证暂时无法撤退人员的安全,应规定自救器存放地点,用作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以及为修筑硐室所需的各种材料,对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等问题做出安排;

4)发生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等也应做出相应规定。

2、编制处理灾害恢复生产措施的原则:

1)处理火灾事故,应首先制定控制火势的方法和步骤,采用的灭火方法、防火墙(密闭)的位置、材料和修建顺序等;

2)处理**事故,关键是如何迅速恢复灾区通风和防止**引**灾。若有可能引**灾,则须把防止瓦斯再次**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此时对灾区减弱风流控制火势的措施要特别慎重;

3)其它事故如冒顶、透水、跑砂(浆)、瓦斯突出及运输、提升、机电等事故的处理措施,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规定。

编制预案,应在煤矿安全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由主管生产的负责人组织通风、采掘、机电、安全检查和救护队等单位有关人员,采取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作三结合的形式进行。

为了使预案尽量与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相吻合,就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从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中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并运用到编制预案的具体工作中去。

三)有关矿山救护队的规定。

矿山救护队是煤矿事故发生后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救援组织,预案应明确矿山救护队的人员组成、任务和行动准则等。

1、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

1)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并督促和协同矿上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矿井出现灾害后,迅速抢救遇难人员,并负责灾害的处理。

3)参加处理有可能波及到井下的地面火灾。

4)常进行业务技术训练,对救护工作精益求精,并且负责对辅助救护队的训练和技术指导。

辅助救护队平时参加生产,定期进行救护训练,当井下出现灾害时,则应配合专业救护队参加救灾工作。2、矿山救护队的组成。

救护队的成员,应由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壮而且具有一定煤矿生产实践经验的各工种人员组成。

矿山救护队的编制一般是在每个矿区设立大队,大队下设若干中队,每个中队由3~6个小队组成,每个小队有7~9名队员。

3、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准则。

大队负责整个矿区的救灾工作,其队部应设在矿区领导机关附近或与矿区内各矿井距离适中的地点。中队是处理矿井各种灾害事故的独立作战单位,它应以发生事故后在15~20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为原则,驻在一个矿井,或负责相邻几个矿井。对大型事故,大队可调动几个中队协同作战,必要时可请求上级调请兄弟矿区救护队支援。

为能及时性迅速地完成救灾任务,救护队应经常处于戒备状态,值班队所用的救护设备和矿灯应全部完好,并放置在专用汽车上,这样在紧急情况下,能于一分钟之内出动,以便做到对事故的及时的处理。

中队由各小队轮流担任值班队、待机队和休息队。值班队由一名队员负责通讯**,其余队员集中于队部学习或休息,待机队可在队部从事训练,检修设备或下井熟悉情况,休息队队员必须做到一旦需要时能很快得到通知,返回队部。

**值班队员接到矿井请求救灾的**时,应立即发出警报,并要详细记录发生事故的种类、地点和范围等。值班负责人则应迅速集合值班队员,在简述情况后,立即乘车出发。

当值班队出动后,待机队即转为值班队,而休息队则转为待机队。

二、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编制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只是一些设想,不可能与灾变时的情况完全符合,因此,在实施中,还必须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如采掘预案的变更和通风系统的改变等做出相应的修改与补充。修改和补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应该定期进行。

一)实施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点。

1、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救援紧急事故灾害的关键。所谓迅速的反应是指: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发生的危害,迅速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以及灾区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络;迅速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人员奔赴灾区;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队伍各司其责,迅速通报灾情,通知本矿区和外矿区做好各项必要准备工作,当事故波及范围较大时,应请求当地**启动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得到必要的救援。

正确的措施包括: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灾区人员。无法开设安全通道时,应开辟安全避难所,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隔离灾区的措施,转移灾区附近的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进行普遍的安全检查,防止死灰复燃及二次事故发生。

2、积极开展自救。

多数灾害事故在发生初期,一般波及范围与危害作用都是较小的,这往往是消灭事故、减少损失的最有利时机。而且灾害事故刚刚发生,救护队也很难及时到达,因此在场人员在没有能力处理灾害时,如何保护自己,组织自救是极为必要的。

1)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出现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与灾害程度,并迅速报告给矿调度人员,同时在保证人员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工具材料等进行抢救和自救。如事故造成的危险较大,难以消除时,就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安全撤退的一般原则。

当发生火灾或**事故时,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人员位于回风侧时,可佩戴自救器或湿毛巾,尽量通过捷径较快地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顺风流撤退。如路线较长,**波与火焰可能袭来时,则应向下卧倒或者俯伏于水沟中,以减轻灼伤。

遇到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或有害气体含量大而又无自救器等)时,则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临时构筑的避难硐室,等待营救。

对于涌水事故,则应撤退到涌水地点上部水平,而不能进入涌水地点附近的独头巷道中。但也有这种情况,如独头上山下部的唯一出口已被淹没无法撤退时,则可在独头工作面避难,以免受到涌水伤害。这是因为独头上山附近空气量因水位上升逐渐受到压缩,能保持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空气量。

如系老塘老空积水涌出,则须在避难前快速构筑避难硐室,以防被涌出的有害气体所害。(3)避难硐室。

矿工自救中,遇到下列情况时,避难硐室可以发挥作用:自救器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缺乏自救器而有害气体含量又较高时。

根据我国情况,避难硐室有两种:一种是预先设置的采区避难硐室,另一种是当事故出现后因地构筑临时性的避难硐室。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的要求,井下避难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a、避难所位于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距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矿井生产具体条件确定;

b、避难所必须设置隔离门。避难所净高不得低于1.8m,其长度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

c、避难所在使用期间必须采用正压排风;

d、避难所内必须设有供给空气设施,供风量按2m3/h计算。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压装置,并设有闸门控制的呼吸嘴。

e、避难所内应根据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绝式自救器。

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在事故发生后临时修建的,为此应事先于上述地点准备好所需用的木板、木桩、粘土、砂子或砖等材料,在有压气的条件下,还应装有压气管和阀门。临时避难硐室机动灵活,修筑方便,正确地利用它,往往能对受难人员发挥很好的救护作用。

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护队发现。避难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与空气消耗借以延长避难时间,硐室内除留一盏灯照明外应将其余矿灯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4)正确使用自救器。

开采自然发火严重的煤层与高瓦斯矿井,均须备有足够数量的自救器。供给工人自救器,可采用集体供给、单独供给或两者相结合的供给方式。集体供给是将一定数量的自救器集中存放在工作地点附近,由专人负责管理、检查,单独供给是在工人进入、升井的时候,领、还矿灯的同时领、还自救器。

但多数是采取固定地点工人集中供给,而对工作地点不固定的工人采取单独供给的方式。

备有自救器的矿井,应训练井下人员熟悉自救器的工作原理、性能、使用方法和佩戴时的注意事项等。

二)煤矿安全部门的要求。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敏捷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设施。

煤矿安全部门应熟知煤矿状况、所掌管设备和所处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和灾害的规律,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常进行报警和消灾系统、应急设施的检查,作好应急状态时的组织领导准备工作。这样,在事故和灾害面前,才能做到处乱不惊、有条不紊。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一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概述。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地下作业,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经常受到顶板 瓦斯 水 火 粉尘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加之技术装备较落后 职工素质偏低等不利因素,重特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人员 和财产损失,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一 事故应急救...

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

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的煤矿行业,生产条件十分差,工作场所又处于不断变化和移动之中,不安全因素多,容易发生事故。因此,需要制定事故发生后所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而研究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应用,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的煤矿行业,生产条件十分差,工作场所又处于不断变化和移动之中,不安全因素多,...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从搜集资料到预案的制订 实施 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经历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包括编制准备 预案编制 审定与实施 预案的演练 预案的修订与完善5大步骤。1 编制准备成立编写组织机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 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