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泵出口管道焊缝超声检测缺陷处理

发布 2024-04-16 11:00:11 阅读 3081

摘要:本文介绍某电厂330mw机组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电泵出口管道时,发现弯头焊缝中间存在超标缺陷,进行挖补修复处理,为机组检修节约时间,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关键词:缺陷检测超声波探伤焊接修复工艺。

1 超声检测。

2011年9月10日,某电厂在#2机组b级检修进行13.5万小时四大管道评估时,用超声波探伤检查电泵出口管道弯头焊缝,在弯头上部焊缝中间存在超标缺陷,经超声波探伤,发现主给水管道(图1)所示h21焊缝存在一处超标缺陷,缺陷位于焊缝上方焊缝中心位置至西侧熔合线,指示长度290mm,埋藏深度17-21mm,最大反射当量sl+10db,如图2所示。

图1 电泵出口管道弯头(st45.8/ⅲ 钢、φ273×36mm)示意图。

图2 超声波探伤示意图图3 电泵出口管道弯头超标缺陷位置示意图。

2 缺陷性质的确定。

在焊缝超声波检测中不仅要了解焊缝结构、坡口尺寸、材料,还必须对焊接情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超声波检测中一般把缺陷分为面积型陷和体积型缺陷。体积型缺陷包括焊接气孔、点渣等;面积型缺陷包括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面积型缺陷特别是裂纹,其危害程度比体积型缺陷大得多,因此缺陷定性很重要。

尤其是在役焊接超声波检测中工作,裂纹类缺陷大多必须返修。然而在实际探伤工作中探伤人员往往限于自身工作经验不做定性,而标准也没有严格规定必须定性。缺陷三定(定位、定量、定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准确测量缺陷在焊缝横断面的位置对定性意义极大。本次管道评估检测,缺陷位于焊缝上方焊缝中心位置至西侧熔合线,指示长度290mm,埋藏深度17-21mm,最大反射当量sl+10db,判断为体积型缺陷,以消除缺陷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确保机组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后经多次确认决定进行挖补修复处理。

3 焊接修复工艺。

3.1 焊前准备。

1)焊缝在补焊前应将焊缝缺陷采用机械加工(砂轮切割、打磨)的方法清除干净,深度以清除完缺陷,用着色渗透探伤的方法检验无缺陷后为宜。将焊口内、外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焊缝每侧各为10-15mm。

2)焊缝在补焊前进行材质复核确认, 电泵出口管道弯头材质st45.8/ⅲ 钢。

3)坡口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焊缝坡口备制宜采用机械加工修磨的方法。坡口内及边缘20mm内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坡口型式按设计要求,坡口采取u型。如图4所示。

图4 焊缝坡口图。

4)焊接电流参考值如下:

手工电弧焊 φ3.2: 110-125a; φ4: 140-170a。

焊条:j507(gb:e5015) φ3.2,φ4。

焊条由专人按质量合格证或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前烘焙300℃-350℃,恒温1小时。使用前应装入保温温度为80℃-110℃专用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3.2 焊接工艺。

1)焊前要对焊缝预热100~150℃,恒温1小时后方可进行焊接。预热宽度每侧不少于壁厚的三倍,采用电加热法预热。

2)引弧、收弧必须在坡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焊接时,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方可继续施焊。

3)当焊缝完成一层时,应用手电筒检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图5 多层多道焊工艺图。

4)每层的电焊厚度不应超过焊条直径加2mm,每层的摆动宽度不大于5倍的焊条直径,严格执行多层多道焊工艺,见图5。

5)施焊过程中,层间温度应不低于100℃且不高于400℃。

6)电弧焊首层焊缝采用φ3.2焊条,以后各层采用φ4.0焊条。电焊填充时要及时清理层间熔渣,尽可能减少中间间断焊接次数。

7)多层多道焊时,应逐层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层,直至完成。

8)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经自检合格后,做好焊接施工记录。

3.3 焊后热处理工艺。

1)升、降温速度可按250×25/壁厚计算,且不大于300℃/h,降温至300℃以下可不控制。

2)热处理温度600~650℃,恒温时间1.5小时,采用柔性陶瓷电阻加热。

3)热处理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加热器的布置宽度至少应比要求的加热宽度每侧多出60mm;热处理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且每侧应比加热器的安装宽度增加不少于100mm。

4 修补后质量检查。

1)外观焊工自检比例为100%,外观质量按dl/t 869-2004规程执行。

2)热处理完毕方可进行100% ut无损检验,内部质量按dl/t 820-2002及dl/t 821-2002规程评定。

3)按照dl/t 869-201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检查焊缝硬度: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焊缝的硬度,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值加100hbw。

4)焊缝表面质量按《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规定进行检查。

5 结束语。

通过对四大管道的10万小时后检验评估,及时了解金属部件的运行状况,发现缺陷及时消除,防止机组在服役运行过程中,因金属部件焊接因素引起的爆管事故,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

作者简介:方建文,高工,从事电厂生产技术管理,金属监督、焊接和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