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快乐

发布 2024-04-30 00:05:13 阅读 2429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绪:入情。

1、教师配乐朗读(**舒缓、愉悦)

2、学生交流自我感受。

3、师(激情导语):是啊,古老的水井那清澈的、甘甜的、冰凉的井水给我的童年带来太多美好的回忆,这怎能不使我对它有着一种深厚的喜爱之情。水井给儿时的我带来了哪些甜美和欢乐呢?

自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在关键词语下加上小圆点。

二、强化情境,学法指导:动情。

1、重点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画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喜欢、趴在、好奇、一颗一颗地、多远、多深等词语感悟井水清及我的欢乐)

2)自我尝试朗读:把井水的甜美和我的欢乐表现出来。

3)相互评议:听了朗读,你还想说些什么?

4)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品读或齐读。

5)请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从那清清的井水中,还能看到些什么?(蓝天、白云、自己的影子)

2、指导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

1)扶:井水很甜很甜给我又带来了怎样的欢乐?指名说、读。(引导抓住都是、不住地、啧啧、竟然、一口气、两大碗等词)

2)放:井水不仅很清很甜,还有哪些特点?指名读一读,说一说。(抓住冰凉、又酸又甜、冰凉可口、清香、一辈子等词进行理解)

三、凭借情境,升华情感:移情。

1、情感强化:我们通过读读课文,说说体会,再品读课文,了解了作者无穷的甜美和欢乐。享受到这些甜美和欢乐的难道只有作者一个人吗?请再去读读课文。

2、情感迁移:让我们同作者一样,怀着对掘井人的感激、敬佩之情,怀着对古井深厚的喜爱之情,怀着对儿时生活一种美好的回忆,品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读的段落练习)

放**,指名逐节读课文。

3、情感释放:熟读成诵。

成功启示】这篇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通过**渲染、激情导语等手段设置了教学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整体。教师由于情感的投入,渲染了与课文相应的气氛,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对课文所描摩的对象井引起关注,加深了内心的体验。

一、在初读课文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入情。

要使学生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首先就要启动学生的心理进程。在初读课文时,教师配上舒缓的**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入丰富的美感中,激起他们对古井的亲切感,获得具体的表象,并产生关注的情绪而去自读全篇,让学生在初读时就入情。所谓的披文**情。

其实,学生此时对学习内容的入情,也是教学动机的形成。

二、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强化情境:动情。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强化往往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具体地说,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的。因此,精读课文时,教师抓住了重点段(第二自然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寓寄情感的形象:

配上水珠叮咚、叮咚落入井中的背景**,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出那一汪清澈的井水;想一想,从那清清的井水中还能看到些什么?情境的强化,立即把学生拉到了课文描写的古井旁,把作者含在具体事物中的情感通过**的氛围流露出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激活,他们由课文中描写的场景联想到相似的另一个场景,进入想象的情景中,使他们不仅获得了身临其境之感,充分感受到井水的清澈,而且也丰富了作者笔下的情境,体悟到井水给作者带来的无穷欢乐。

三、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升华情感:移情。

在领悟课文语言神韵的时候,要能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这是学生情感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在情感升华阶段,教师安排了由学生自己配乐朗读课文,使**与文字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从音响的感知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和联想,使之心驰而神往。在比较中欣赏,凭借想象为契机,教师为主导,语言为媒介,学生为主体,从语言的神韵中加深体验与课文语言的理解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学生的情感以及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提高。

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师生都进入了同一情境,产生了师生情感的勾通,使学习成为一种自在的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形成了以情感为教学纽带,以快乐为求智目标的教学风格。

整理六年级语文下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快乐教案

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绪 入情。1 教师配乐朗读 舒缓 愉悦 2 学生交流自我感受。3 师 激情导语 是啊,古老的水井那清澈的 甘甜的 冰凉的井水给我的童年带来太多美好的回忆,这怎能不使我对它有着一种深厚的喜爱之情。水井给儿时的 我 带来了哪些甜美和欢乐呢?自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在...

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

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 十分强调 读 的作用,它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也把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兴趣是学习之母 个体一旦对某件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正如孔子说的 知之者不如...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空城计

19空城计学习目标。1 学会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 2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重点 3 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感受诸葛亮镇定自若 胆识过人的光辉形象,加深对 智慧 一词的理解。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读过 三国演义 吗?或看过 三国演义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