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教案苏教版

发布 2024-04-30 23:35:09 阅读 8346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题。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的图形按指定比放大或缩小。

2.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同学们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图像变化前后的关系。

3.使同学们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活动中感受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学会按一定的比缩放简单图形,体会图形不变而大小发生变化的放大与缩小中的规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揭示课题师: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的视力在5.0以上的呢?举手看看。谁的视力最好,大家帮老师推荐一位吧!

让学生看课件当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几个字的微缩体。然后再逐渐放大。让全班同学都看清楚。板书课题。2.准确定位学习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为了研究的需要,老师特地花了时间拍了一张相片,大家想不想看?(1)创设情境感知两种拉伸变化。课件出示**一(长不变,宽拉伸)

师:现在老师让这张**进行一些变化,不知大家反应怎样!课件出示**二(宽不变,长拉伸)师:这样呢?

那,**有什么不对?这张**原来是长方形的,放大后变成正方形的啦!(大小变了,形状也跟着变了。)

2)明确研究基础:形状不变大小变化。出示**三(按比放大的**)师:现在大家感觉怎么样了呢?为什么?

原来是长放形的,放大后依然是长方形,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这种变化就是我们数学中后说的放大与缩小。

指出:今天我们就是要研究这中“图形不变而大小发生变化”的放大与缩小中的规律。二、自主思考---图形按比放大与缩小1.引导学生探寻按比放大中的规律。

为了便于大家集中注意力研究图形放大的规律,教师将两张按比放大的相片进行展示。(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观察**抽象到观察图形。)

师:现在,这两张相片变成了两个简单的长放形了,这是放大前的,这是放大后的,构成长方形的要素就是长和宽。我们开始研究吧!

学生利用训练卡1分组讨论。全班交流2.学生回答预设(1)关于“2倍”

放大后图形的长和宽是原来的2倍。2倍表示放大,板书:放大。

学生有可能会说原来图形的长和宽是放大后图形的二分之一。对此老师要积极肯定,然后引导学生对两种不说法进行统一。

2)关于“2:1”

放大后图形的长与原来图形的长的比是2比1,放大后图形的长与原来图形的长是一组“对应边”。(课件展示对应边)板书:对应边。

像这样的对应边还有吗?引导学生说完整。(板书:

放大后与原来的对应边的比是2:1。)

学生有可能会说原来图形的长与放大图形的长的比是1比2.。对此老师应予以肯定,这样的说法完全没有错误。然后引导学生统一一种说法。

通常我们这样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放大后图形的尺寸说在前,原来图形的尺寸说在后。板书:

放大后原来放大后图形的宽与原来图形的的宽的比也是2比1,两个比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形状不变).

3)关于“2比1”与“比值2”的联系。

2比1的比值是?比值表示?(放大2倍),这一种说法的前提是将放大后图形尺寸作前项,原来尺寸作后项而言的。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2比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比1放大。

4)其它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放大后长方形的周长是放大前长放形的周长的比是2比1和面积的比是4比1.对这些内容可暂时先板书在黑板上先作为后续的训练内容。周长,面积的比与对应长宽比是有联系的。

3.举例研究“放大与缩小的比”

1)学生举例:请举出一些表示图形放大的比。

如表示放大2倍的有。?3倍的有。?那1.

5倍的有。?这些比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期待你们的回答。(比的前项比后项大即比值大于1)例如3比1表示图形的对应边按3比1进行放大,放大后图形的对应边是原来的3倍。

比值大于1说明图形是放大的)板书:(比值》1)来,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个练习p41页练习1中的(1)学生在训练卡2上完成。

2)由图形的放大,你能想到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吗?那是什么呀?(缩小)

课件展示按比缩小。

提问:观察图形中的数据大家说说缩小后与原来对应边的比是?(板书:缩小后与原来的对应边的比是1:2)

引导学生举例说出表示缩小的的比,如表示缩小2倍的比有。?表示缩小3倍的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比值小于1(板书:

比值<1)那你能不能准确按一定的比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呢?:4.完成p41练习1中的的(2),学生在训练卡2上完成。

三、初步应用1.教学例2

1)课件呈现学生审题。(2)在训练卡3上完成。(3)汇报交流。(4)优秀作业展示。

对于例2的教学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前边的学习己做了很好的铺垫,要是学生碰上了困难,教师可从放大或缩小后长宽各占几格去指导。2.完成p41页第二题,p39页的“试一试”(1)课件呈现,学生审题。

(2)在卡纸4上完成。

3)汇报交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并实物投影演示画法。)

此题旨在按比扩大了两直角边后斜边是否也相应扩大了2倍。用量一量的方法进行验证。四、综合拓展训练(1)圆的放大与缩小。

圆的大小由什么确定的呢?(半径)。那按2比1放大一个圆我们该怎么做呢?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

2.)小组合作完成。

3)设计学校蓝球场的平面图,课件绍学校操场的尺寸。在训练卡5上完成。此题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五、教师总结,学生整理。

这节课是我们学习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第一个内容。那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呢?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一 导入。老师带了一张长方形 可它太 小了 把它便大一些。哪张和原来的最像?图a 图b 图c都 变形了 介绍 像图a这样,变大了,但形状不变,数学上称为放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放大 板书 二 认识放大和缩小。1 为什么图a的形状没有变化,这是四张 的长和宽。观察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三义永小学殷国祥。教学目标 1 在操作 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2 在观察 思考 操作验证 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抽象概括的能力。3 感受图形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 变与不变 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有放大与缩小 教学设计。执教 郭利娟。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 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2 通过观察 理解,动手操作活动,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3 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