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教案

发布 2024-05-01 00:25:10 阅读 6470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窦步云。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

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

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

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中,利用长方形**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

小,设计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

教师活动。情境演示:呈现例1**在电脑上拖动鼠标。

并把长方形**放大的情境。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

么?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活动。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

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分析题意:

出示例1中两幅**长和宽的数据。

图1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图2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数据比较:

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学生例1中两幅**观察、分析数据。

学生先讨论,学生用不同的方。

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图形按2:1的比放大。

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我们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先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缩小。

尝试练习: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2、教学例2

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

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1、出示例2

引导尝试: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学生练习,在小组里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读题。再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在小组里说一说“按3:1放大”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2、探索规律: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3、教学“试一试”

师: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的含义,再全班交流。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小组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发现?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

)学生回答(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

来的2倍。)

学生独立完成,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做“练一练”

三、练习提高。

做练习九第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

四、总结评价。

系?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后反思:学生表达学习感受。独立练习,集体讲评。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2019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之三

形状相似,大小不同 两种局部放大并提问 看得清吗?这样放大行吗?你说怎样放大才能行啊?3 揭题 看来图形放大与缩小也有学问啊!今天我们就一起带着数学的眼光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板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 数形结合,探索新知。1 教学图形的放大。1 出示小 后提问 这张 长是8厘米,宽是5...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p38 39页例1 例2,练一练和练习九 教材简析。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新增加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为学生后面继续学习比例打基础。图形的 放大和缩小 要求图形所有的对应边都要相同的比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导学案设计

缩小 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的知识,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是组成图形的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的过程。本节课以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