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练习课2教案苏教版

发布 2024-05-01 06:20:11 阅读 9300

圆锥的体积。

课题。圆锥的体积练习课。

课型。新授课。

水平1:教学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目标2.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分层水平2: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水平3:稍复杂的求圆锥体积的习题。

重点重点:进一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难点:会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

学生。分组方式:自然分组。

活动。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在计算圆锥体积时说明自己的算法。

方式。教学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八的第4~10题及思考题。准备2.分层练习。

圆锥的体积的练习课。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3用字母表示:v

sh3vr2hv(d2)2hv(c2)h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练习。

1.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板书公式。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2.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帮助我们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八的第4题。(1)学生独自完成填空。

2)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2.完成练习八的第5题。

1)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先借助直觉估计哪个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相等。

预设一:v1sh3

预设二:如果已知底面半径和高,可以用。

vr2h来计算圆锥的体积。

预设三:如果已知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用。

v(d2)2h来计算圆锥的体积。

预设四:如果已知底面周长和高,可以用。

v(c2)h来计算圆锥的体积。

预设一:3×2÷3

预设二:4×4.5÷3

填在书上,集体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先独立估计,再根据已知条件验证。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三、课堂小结分。

2)利用已知条件进行计算验证。3.完成练习八的第6题。

1)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削成的最大圆锥的形状,再确定有关的数据,并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组织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4.完成练习八的第7题。

1)先让学生说说图中标出的数据分别是圆锥的什么。

2)再让学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5.完成练习八的第题。(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如果学生的解答或计算有错误,要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原因,并要求及时订正。6.完成练习八的第10题。

1)学生先在小组讨论测量和计算的方法,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2)让学生找一个圆锥形状的物体,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7.完成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圆锥体积的计算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独立完成。预设一: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预设二: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前成部分的多少倍?预设三:削去部分的体积占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

预设四:……

利用公式计算。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重点说说测量的方法。

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水平1:第31~第32页练习八的第4~10题。

水平2:1.第32页思考题。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如果圆柱的高是9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层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水平3:两个相同的圆锥容器中各装一些水,使水深都是圆锥高的,那么,甲,乙两容。

3器中水的体积比是几比几?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教学背景。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 小组 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并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教学中我把身边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情设为学习情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圆锥的体积。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圆柱的体积以及对圆锥体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设计始终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学习目标。首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自主 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正确地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圆锥的体积。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圆柱的体积以及对圆锥体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设计始终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学习目标。首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自主 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正确地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学情分析 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