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易错题相关知识点 学习

发布 2024-05-01 19:50:09 阅读 3056

1、 求××率或百分之几的列式中,最后必须“×100﹪”.

2、 在求总人数、总只数、总棵树……的应用题时,结果不可能是分数和小数。

3、改写一个准确数,不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把“万”或“亿”后面的数写到小数部分;只有大约或省略 “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时,才用“四舍五入”求近似值,末尾一定要写“万”或“亿”

4、 压路机滚动一周前进多少米?是求它的周长。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就是求滚筒的侧面积。

5、 无盖的水桶,水池,金鱼缸,水槽等求表面积时一定要减少一个底面积。

6、 大数比小数大几分之几的方法:(大数—小数)÷单位“1”的量。

7、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一根剪去米另一根剪去,剩下的长度无法比较;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根长米,第二根长,不是无法比较而是第一根长。

8、 0.52÷0.17商是3,余数不是1而是0.01

9、 列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除和除以的区别:a除以b或a被b除列式为:a÷b,a除b,或用a去除b,列式为:b÷a

10、 边长为100px的正方形,半径为50px的圆,它们的面积与周长并不相等,因为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应该表述为:“边长为100px的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

11、 半圆的周长和圆的周长的一半有区别。

12、 大数的读法:读几个0的问题。

【相关例题】10,0070,0008读几个0?

【错误答案】其他。

【正确答案】2个。

【例题评析】大数的读法是四年级学的一个知识点,尤其是读几个零的问题,容易犯错。

13、近似值问题。

【相关例题】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万,这个数最大是___

【错误答案】9999

【正确答案】14999

【例题评析】四舍五入得出的近似值,不仅可能是“五入”得来的,还有可能是“四舍”得来的。

14、 数大小排序问题:注意题目要求的大小顺序。

【相关例题】把3.14,π,22/7按照从大往小的顺序排列。

【错误答案】3.14<π<22/7

【正确答案】22/7>π>3.14

【例题评析】题目怎么要求就怎么来,别瞎胡闹。并且一定要写原数排序。

15、 比例尺问题:注意面积的比例尺。

【相关例题】在比例尺为1:2019的沙盘上,实际面积为800000平方米的生态公园为___平方米。

【错误答案】400

【正确答案】0.2

【例题评析】很多同学直接用800000÷2019,得出了错误答案。切记,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是长度的比例尺,即图上1长度单位是实际中的。

2019长度单位。但是本题牵扯到面积,需要转化为面积的比例尺。需要把长度的比例尺平方,即图上1面积单位是实际中的4000000面积单位。

16、正反比例问题:未搞清正比例、反比例的含义。

【相关例题】判断对错: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例题评析】若两个量乘积是定值,则成反比;若两个量的商是定值,则成正比。严格卡定义,原题改为“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才是正确的。

17、比的问题:注意前后项的顺序。

【相关例题】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它的1/3后,则原正方形与新正方形面积的比为___

【错误答案】16:9

【正确答案】9:16

【例题评析】谁是比的前项,谁是比的后项,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

18、比的问题:比与比值的区别。

【相关例题】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它的1/3后,则原正方形与新正方形面积的比值为___

【错误答案】9:16

【正确答案】9/16

【例题评析】比值是一个结果,是一个数。

19、单位问题:不要漏写单位。

【相关例题】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___

【错误答案】16

【正确答案】16平方厘米。

【例题评析】面积问题,结果算对了,但没有写该写的单位,犹如沙漠中的旅行者,渴死在近在咫尺的河边。可惜!可悲!可笑!可叹!

20、 单位问题:注意单位的一致。

【相关例题】某种面粉袋上标有(25kg加减50g)的标记,这种面粉最重是___kg.

【错误答案】75

【正确答案】25.05

【例题评析】很多同学没有看到kg与g的单位不一致,直接给出了75的错误答案。

21、闰年,平年问题:不清楚闰年的概念。

【相关例题】19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错误答案】闰年。

【正确答案】平年。

【例题评析】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如果一个年份是4的倍数,则为闰年;否则是平年。但是如果是整百的年份(如1900年,2019年),则必须为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为平年。

22、解方程问题: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要变号!移项要变号!

【相关例题】6—2(2x—3)=4

【错误答案】其他。

【正确答案】x=2

【例题评析】去括号,若括号前面是减号,要变号!移项(某个数在等号的两边左右移动)要变号,切记!

23、计算问题:牢记运算顺序。

【相关例题】20÷7×1/7

【错误答案】20

【正确答案】20/49

【例题评析】530考试,计算题“去技巧化”趋势明显。重在对基本的分数四则运算、运算顺序以及提取公因数等计算基本功的考察。

24、平均速度问题。

【相关例题】小明上山速度为1米/秒,下山速度为3米/秒,则小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___

【错误答案】(1+3)÷2=2(米/秒)

【正确答案】设上山全程为3米,则平均速度为:(3×2)÷(3÷1+3÷3)=1.5(米/秒)

【例题评析】平均速度的定义为:总路程÷总时间。

25、题目有多种情况。

【相关例题】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是50度,则它的顶角是___

【错误答案】80度。

【正确答案】50度或80度。

【例题评析】很多类型的题目,结果往往不止一个。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思考的缜密性,平时做题时多总结,尽量把所有情况都想全。不要做出一个答案后,就以为大功告成。

26、注意表述的完整性。

【相关例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1:2,这是一个___三角形。

【错误答案】等腰三角形。

【正确答案】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例题评析】这种题目,只有平时训练时多思考,多总结,考试时才能保证不犯错误。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易错题相关知识点

1 求 率或百分之几的列式中,最后必须 100 2 在求总人数 总只数 总棵树 的应用题时,结果不可能是分数和小数。3 改写一个准确数,不要求 四舍五入 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把 万 或 亿 后面的数写到小数部分 只有大约或省略 万 或 亿 位后面的尾数时,才用 四舍五入 求近似值,末尾一定要写 万 或...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易错题相关知识点

1 求 率或百分之几的列式中,最后必须 100 2 在求总人数 总只数 总棵树 的应用题时,结果不可能是分数和小数。3 改写一个准确数,不要求 四舍五入 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把 万 或 亿 后面的数写到小数部分 只有大约或省略 万 或 亿 位后面的尾数时,才用 四舍五入 求近似值,末尾一定要写 万 或...

六年级上期末数学易错题复习

六年级上期末复习5 期末测试卷二 一 填空。1 米比20米短米 米比20米短。2 若4x 5y,则x与y的比是 3 若a b a b 112,则a b 4 去年产量是今年的 的数量关系是。5 一根绳子长10米,剪去米,剩下 米 如果减去,剩下 米。6 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1 6不同的点数,将两粒骰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