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1 浙教版

发布 2024-05-02 06:00:12 阅读 4464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1)浙教版。

教学目标:读懂课文2—5节,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教学难点:

句子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

歇后后语:两勤加一懒——一不做二不休大观园的闺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

1.课文从列举了哪几个任务的事迹来说明才能来自勤奋,2.爱迪生最后是怎样说的?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3.这儿的天才指什么?

4.汗水指什么?

5.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来自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自学师:请大家边细读课文第二段,读课文划出反映三位科学家勤奋的事实的句子。也许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有新的发现。

默读是要边读边勾画、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一起交流所划的句子,四人小组一起交流。三、全班交流,精读细品。

师:请各组代表发言,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预设:

他跋山涉水,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尝遍百草,然后又呕心沥血27年,才……a、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

b、细细品味他说的句子,你们还能品味出什么新内容c、指导朗读。

但他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后来……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a、在介绍爱因斯坦时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些什么?b、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c、哪些同学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a、请你用朗读告诉大家!b、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呢。

c、从三为科学家的成长道路中你悟出了什么?

d、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是啊,一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了科学巨人靠的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靠的就是刻苦的钻研。

为了寻找可以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他通宵达旦地工作,摘录了4万……1600多种……6000多种。这个句子的教学抓住几个数字。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拓展a、说故事。

1.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同学们能说说还有哪些吗?2.

引导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上深刻认识“才能来自勤奋”这个道理。3.注重身边的人和事。

拓展b、写格言。

1.教师引导:从众多成功的人士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天道酬勤,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真理呀,课文学到这儿,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此时此刻,你不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提炼成一句格言吗?

2.作者在最后也引用了爱迪生的话做结尾:——你想说什么呢?把他写在你的书上吧!就让这些格言激励同学们进步,伴随着我们成长!3.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格言。

4.齐读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2)浙教版。

教学目标: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教学过程:

一、抓住名言,揭示课题。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的汗水。

提问:1)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2)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3)汗水指什么?(勤奋)

4)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揭题——才能来自勤奋。

二、初读课文。

组长向组员宣传第一任务并共同完成:

1.轻声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加划线字及整个词语的意思:

毫不气馁通宵达旦呕心沥血坚持不懈享誉中外举世瞩目举不胜举(运用各种方法,注意小组合作)

2.组内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一个最有水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3.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

一)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自学课文中的这些词,目的有两个:①复习各种解词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②为第四板块的写一段话作铺垫。

二)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为此我要求学生组内提出问题,把浅近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力量解决,留一个最有水平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再求助于其他小组。

三、精读课文。

组长向组员宣读第二个任务并共同完成:

1.思考刚才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们无法解答的问题)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文章中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在介绍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时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细细品味第二段你们组还品味出什么新内容?

4.从三位科学家的成长道路中你悟出了什么?(最好用课文中概括性的句子来回答)

设计意图:设计题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设计第三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关键字词句中去品味,去体验,这样既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不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因教师的分析而显得支离破碎,还能丰富爱因斯坦、爱迪生、李时珍三位伟人的形象,使中心思想的体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四、学以致用。

组长向组员宣读第三个任务并共同完成:

1.读资料,选用以下词语若干个,写一段话,说明“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毫不气馁通宵达旦呕心沥血坚持不懈举世瞩目享誉中外不是……也不是……而是……虽然……但是……2.每组推荐一篇进行交流。

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2 浙教版

2019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2 浙教版。教学目标 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教学过程 一 抓住名言,揭示课题。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的汗水。提问 1 这句话是谁说...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雷老师教学随笔 教学《穷人》续写有感

教育资料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雷老师教学随笔 教。学 穷人 续写有感。在续写之前我带领着孩子们以文本为本,着力在文本中去寻找续写的线索。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 抓文中的疑点续写。1 结合文中的24自然段的熬字,续写一家9口人今后的日子怎样熬。2 结合文中的24自然段中渔夫听说两个...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金色的脚印》 人教新课标

语文教案。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课题24 金色的脚印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知识与技能 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 提升默读能力 明白故事的叙述顺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学习默读的要求,在自主默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合作讨论,进而理解故事所包涵的意义和情感。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