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发布 2024-05-02 06:35:12 阅读 6715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一、 基本情况:

六年级共有23人,全部参考,及格人数17人,及格率91%,,优秀率38.9%,平均分69.4分,下面就数学试卷上所显现的问题,对本次数学教学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

二、主要成绩;

从这次期中数学质量测查与评价的角度来看,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①概念比较清晰,基础扎实,掌握情况总体不错。②本次考试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上次有了一定提高,当然仍有部分同学失分较为严重,下半个学期还要继续努力,争取让学生的计算失分降到最低程度。

三、主要问题;

书写不认真,数字抄错。②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③两极分化明显:

优生与后进生,水平相差较大。相差好几十分,较为悬殊。这是由于后进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并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四、典型错误分析:

1、概念部分:

1)生审题不认真,惯性做题,熟而不思,思维缺乏灵活;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导致深度挖掘不够,广度扩展不宽,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到位,练习缺乏层次、练习面过窄,缺乏对比、变式练习,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和解题的局限性。

2)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太差,关于可能性、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变式练习大部分学生不会分析题意,填空题的第(3)小题、判断题第4小题、选择题第小题学生们出错多,失分特别严重。

2、应用题:

应用题的第一小题是有关生活运用的一道习题,这道题在平时的练习中也训练过,不过发现学生答题不够理想,说明学生们平时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理解不透彻,这道题共涉及两个小题,学生们失分相当严重,第三小题是考察学生对侧面展开是正方形的圆柱特点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平时练习中也经常讲到,但是下等生还是没有掌握老固,理解、应用能力太差,失分较多。

五、今后采取措施:

1、 “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

4、加强应用题教学,特是注重引导学会分析方法,尽量避免程式化练习,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生活实际与已有经验相联系的知识素材,多创设分析应用题、解答应用题的机会。

5、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6、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教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为他们提供施展自我的平台,成立‘一帮一’温心辅导站,从而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发生。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4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今天进行了期中考试,考试的内容是第一单元到到第四单元 分数乘法 位置与方向 分数除法 比 根据本学期的内容安排,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概要占四分之一的教学时间,所以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考试参考42人,总分175.5分,平均分41.75分,从成绩上...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的内容是1 4单元,这次试卷的主要特点是难度适中,题目类型多样,注重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从不同角度考查 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不及格的人数比较多,虽然考试前所有的题型都训练了,可是有很多学生仍然不会,由此可见,学生的基础太差,不牢固。一 试卷分析 1 ...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 考试基本情况。我们总共有29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为31 及格率为62 总的来说成绩很不理想,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而且班级差生所占比例太大。二 学生做题 现的明显问题。1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如 填空题的第4小题 6小题,第五题的画图,学生失分较多。2 计算能力欠缺。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