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小学六年级上册

发布 2024-05-03 06:05:10 阅读 3150

女娲造人。

栾川县庙子镇一中苏新会。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3、会认两个“娲、藤”两个生字。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板书:人。说:

看到这个字,你想说些什么?(人是从那儿来的?)是的,老师也在想人是从那儿来的呢?

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人趣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关于“人是从哪儿来的”,你知道哪些说法呢?(生1:

圣经上说是上帝在伊甸园里造出来的。生2:达尔文说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

生3:有的科幻书上说人是从外星上来的。)老师非常赞赏你们丰富的课外阅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板书课题)请再学们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用疑问的语气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请举手!宁中青同学你说了。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梁强同学你说。女娲为什么造人?(板书)赵君毅同学你说。

女娲怎样造人?(板书)丰思田同学你说。女娲造人结果怎样了呢?

(板书)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板书:排序:分为男女黄土捏人创造许多人天地无人。

说: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为这几个词排序。好,李佳河同学你来。

天地无人、黄土捏人、创造了许多人、分为男女。好,你说的真好,对课文理解透彻,请坐。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根据这个顺序为课文划分段落并加上小标题。

二、理清故事顺序,感知人物品质,体会神话特点。1、板书:

天地无人→(起因)荒凉寂寞↓↓

黄泥捏人→(创造)不再孤独↓↓

创造了许多人→(提高效率)泥浆藤条造人↓↓

分为男女→(鼓励创造)世代延续小结:女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2、(解决前边提出的三个问题)

3、神话的特点:想象丰富,情节离奇,奇特有趣。4、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呢?

预设:(生1:当时科学不发达,古人无法解释一些现象于是就产生了想象。

生2:神话也是古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现。是古人想征服自然愿望的体现。

)是的,你们说的真好,古人的一些离奇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科学处于萌芽状态,古人是无法理解某此自然现象的,于是丰富的想象自然说诞生了,于是就有了引人入胜的。

神话。三、作业布置:

1、向同学们推荐中国第一部汉民族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2、查阅课外资料,**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姓名:苏新会。

栾川县庙子镇中心校。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反思 女娲造人语文S版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女娲造人 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藤条 女娲 莽莽楱楱 等。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从而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3 知道女娲为什么要造人以及造人的过程,能复述 造人 的过程。4 ...

女娲造人四年级作文

女娲造人。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有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地上到处都有绿油油的小草,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夹在绿色之中。还有许多的异兽珍禽,在草地上欢快的散步着,大地显得一片生机勃勃。天上的白云像连绵起伏的山峦,一片紧挨着一片,小鸟在天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唱着动听的歌儿。后来,有个叫女娲的女神来到了这里,...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5女娲造人语文S版

课题教学目标。5 女娲造人课型。新授。知识目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标。能力目 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标。情感目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