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

发布 2024-05-05 05:50:15 阅读 9565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75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二1~5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学习,知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计算。

2、知道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能根据运算律进行相应的简便计算。

3、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激发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说一说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

其中运用了什么定律?你还知道哪些定律?

2、今天我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之上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新知学习:

1、学习例1。

例1:学生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你打算怎样计算,列出算式。

预设:×18 + 18 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多少彩绳,再求一共需要多少彩绳。

18 先求两种中国结做一个需要多少彩绳,再求做8个需要多少彩绳。

提问:你打算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尝试,看看结果是否一样。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一样,都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运算律。

观察上述两个算式,你发现什么?

提问:猜一猜,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吗?

尝试计算,比较结果,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吗?

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3、巩固检测。

1、练一练第一题。

先说运算顺序在计算。

2、练一练第二题。

尝试使用运算定律简便运算。你用了什么定律?

3、练习十二第三题。

四、课堂小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题。

教后反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75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二6~11题。

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熟练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激发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二第6题。

在解题过程中,你运用了什么定律?

2、练习十二第7题。

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小结: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应用练习:

1、练习十二第9题。

读题。要求“他在千米的跑道上走一圈,要用多少分钟”必须知道什么?

列式计算。2、练习十二第10题。

读题。要求“平均每人采集多少千克”必须知道什么?

列式计算。3、练习十二第11题。

读题。“各买3包,一共重多少千克”可以怎样求?你有几种不一样的方法,列出算式计算。“买4包奶糖的钱来买酥糖,可以买几包?”必须先知道什么?列式计算。

4、思考题。

恩能够写出一道算式,结果与(a+)×3相等的算式吗?试比较与a+×3结果相差多少。

4、课堂练习。

练习十二第八题。

教后反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78页的例2,练一练、练习十三第 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独立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4、新知学习。

1、学习例2。

例2:林楠小学六年级有45 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学生读题目,你是怎样理解“其中男运动员占”的?

根据题目的意义画出图。

提问:要算女运动员有几名,可以先算出什么?你知道题目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预设:男 45×=25人女 45—25=15人。

45—45×=15人。

提问: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2、 回顾解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理解题目中的分数的意义十分重要;要注意对应关系;用图能清晰地看出数量关系……

5、巩固检测。

1、练一练第一题。

先说说分数意义再解答。

2、练一练第二题。

题目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3、练一练第三题。

表示哪个量是哪个量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题。

教后反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79页的例3,练一练、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加深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独立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5、新知学习。

1、学习例2。

例3: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学生读题目,你是怎样理解“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

根据题目的意义画出图。

提问:要算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出什么?你知道题目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预设:今年比去年多: 24×= 4人今年: 24+4 = 28人。

24+24×= 28人。

提问: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2、 回顾解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6、巩固检测。

1、练一练第一题。

先说说分数意义再想一想可以先求什么。

2、练一练第二题。

题目中的表示什么意思,再想一想可以先求什么?

3、练一练第三题。

表示哪个量是哪个量的,再想一想可以先求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题。

教后反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求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加深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热身练习。

1、练习十三的第6题。

说一说计算的顺序,在计算。

2、练习十三第9题。

说一说“第一段占全长的”的意义,可以先求出什么?

6、对比练习。

1、练习十三第7题。

读题,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分别求出已经铺设的和剩下的米数。

预设: 已经铺设 840×=504 米剩下的还要铺设的 840—504=336 米。

思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预设:解决第一个问题有助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

2、练习十三第八题。

预设:90× =45次 90 + 45 = 135次。

90× =18次 90 - 18 = 72次。

7、提升练习。

补条件或问题。

男生是女生的,男生有几人?

可补哪些条件,一步算出男生人数的?

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有几人?

怎样补条件可以先算男生人数,再算全班人数?

⑶红花40朵,白花是红花的。

补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再补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你有几种提问法?

⑷红花40朵,白花比红花多。

补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再补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你有几种提问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解决分数应用题关键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11题。

教后反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第12~1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求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加深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热身练习。

练习十三的第12题。

说一说计算的顺序,在计算,;运用简便计算时又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4÷—÷4 此题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7、对比练习。

1、练习十三第13题。

读题,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两题中的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列式解题。

预设: ①用去 ×=米剩下 — 米。

②剩下 ×=米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1.一种电脑原价5000元,国庆期间降价1 10,节后又涨价1 10 这种电脑现在售价多少元?关于商品涨价 降价的问题,我们在解答时要注意单位 1 量的变化 反馈练习 元旦那天,苏宁电器 一款 影碟机,原价900元,连续两次降价1 10,现在的价钱是多少元?例2 甲 乙 丙三个建筑队共筑1200米...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化 反馈练习 元旦那天,苏宁电器 一款 影碟机,原价900元,连续两次降价1 2,乙对筑的路是其他两队的1 3,丙对筑了多少米?本题的重点是把路的总米数反馈练习 1.一本故事书240页,琳琳第一天看了它的1 6,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2.金鑫皮鞋厂第一车间有32人,如果从第一...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及课件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4 75页信息窗1 两个红点问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创设自主 尝试迁移 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