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

发布 2024-05-07 03:25:09 阅读 7826

导学案。

_年级姓名___科目__ 备课教师___

13、安塞腰鼓(2)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

2、感受安塞腰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让学生查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新知导学:一、整体感知

1、小组内轮读课文,正音。

2、试用“这是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词句。

越多越好。

3、全班展示。

二、研读课文

1、理结构,为课文分段。可以按照(鼓响之前划分,呈现出的表演过程。

2、腰鼓表演开始前,“我”看到了什么?(重点理解“茂腾腾”“朴实”“神情沉稳而安静”)

3、试找出起止段落,找出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好在**?请用“好在……,你看(听)……句式叙述。

4、鼓声停止后,又突出了“( 字,与开头是什么关系?一声渺远的鸡啼又表明什么?

5、展示交流。

三、赏析课文。

1、朗读指导: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出文章的画面美、**美、力量美。

2、朗读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请用“我喜欢___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与“腰鼓表演”有什么联系?

4、展示交流。

达标检测:1、下列语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组是(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2、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考,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群___的后生2)__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

3)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的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___的山崖上。

4)这腰鼓,使___的空气立刻变得燥热了,使___得阳光立刻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

即变得___了。

5)每一个舞姿都___每一个舞姿都___每一个舞姿都是___每一个舞姿都。

使人。6)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___

_;旋风一样。是___乱蛙一样,是___火花一样,是___斗虎一样,是_

___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___多么___多么___的舞蹈哇。

课堂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与反思。一 执教内容 六年级语文 上 安塞腰鼓 二,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黄土高原后生们粗犷 豪放的性格。体会安塞腰鼓的火烈 豪放 壮阔 震撼的力量。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与手法,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内化文本语言体式,借助逼真的视听画面来激发学生表达对安塞腰鼓的理解 体...

六年级语文下 钱学森 第二课时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贡献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 复习。1 词语 归国航程劈波斩浪魂牵梦绕卓越贡献。你能围绕课文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二个?三个?2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

六年级语文下《白鹭》第二课时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 白鹭 第二课时教案。在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白鹭就是一首诗。浏览课文,找出能体现作者这一情感的两句话。精巧韵味无穷。过渡 为什么说白鹭是精巧的韵味无穷的诗呢?二。自读课文,点击链接。找出你认为能感受到白鹭之精巧和韵味无穷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味道,可适当加一些批注。三。交流。精巧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