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发布 2024-05-07 16:15:11 阅读 1764

六(1)班数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教师:李朝彬任教班科:六(1)班数学科。

1、基本情况。

2012年11月16日我校进行期中检测。本次测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组织教师交叉监考。其中我班共有47人参加考试,45人及格,33人优秀。

分数段分布如下:50--59.5有2人、60--69.

5有4人、70--79.5有8人、80--89.5有8人、90分以上有25人、满分1人。

这次期中试题的命题量不大,难度适中,知识面较广,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到四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每一道试题有一定代表性,强调知识间的相互渗透,强调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强调方法的渗透与综合能力的应用。

二、从试卷上来看,最基础的环节知识全班问题不大,但大部分学生习惯不好,眼高手低学习不踏实,“”计算准确率不高,适应能力差,综合解题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解答。除以上共性问题外还存在着好多个性的问题。个别男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

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三、从整体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没有耐心,学生不能认真审题。体现在列式计算抄错数字,看错关系式。还有漏写填空和选择题。在解应用题时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总结出的解题方法、策略不能准确应用,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表面积、体积公式不能灵活运用进行解题。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约分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准确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专项题型的训练不够。

5、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堂教学缺乏更系统的知识整合不注重知识的串联和渗透。

6、部分学生长期不良学习习惯的负面影响,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

7、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学情参差不齐,优差悬殊,一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典型题分析:

本次考试中学生易错题目有以下几道。填空题,第一小题,大多数学生没有弄清数量关系的已知量,学生大多数习惯x是单位“1”的因此很多填上3x。说明学生对数学依据**挖掘不够深。

填空题还有第六小题,学生不理解看图写分式思路,对图示理解较差。第九小题也错得较多,学生主要清楚求油的应该是油除以大豆,求用多少大豆应将大豆除以油的重量。判断题第二小题学生往往受到之前常做的题型影响平时教的“1千克的5/8等于5千克的1/8”但目前改为“7米的1/9和9米的1/7一样长”两种比较的分母不相同,学生区分不清而出错。

还是第四小题学生容易把0除外忽略了。

五、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加强数量关系的指导、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

2.加强数学计算训练。例如口算、速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

3、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用题的强化练习。归纳题型,总结解题方法,强化解题策略。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日常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6、强化思维训练,做到“一题多变”,收集题例讲清讲透,强化知识间的相互渗透整合知识。

7、培优补差,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经常和家长交流,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

学校班别姓名分数。寄语 2分 亲爱的同学们,用你灵巧的手写出一张规范 整洁 清晰,没有乱涂乱画的试卷,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祝你成功!一 聪明的你来填一填。21分 1 如果向东走20m记作 20m,那么 30 m表示向 走 2 在里填上 或 3 六 一 班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51cm,如果把平均身高记作...

2024年春季期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模拟检测

考试时间 90分钟。学校班别姓名分数。评卷人得分。一 选择题 10分 1 当0.5 3与x 2组成比例时,x是 a.1 3b.3c.1d.2 如果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那么圆锥的体积与圆锥的高 a.成正比例 b.不成比例 c.成反比例 3 圆柱有 条高,圆锥有 条高。a 1b.2c.无数 4 分数的分母...

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一 测试情况 总分平均分 不及格人数不及格率 及格人数及格率 良好人数良好率 优秀人数优秀率 最高分是 100 分 最低分是9分 二 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命题能紧紧围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教学范围进行。它立足教材,立足基础,立足前一阶段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同时注重双基考查,增大知识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