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简答题名师精心制作教学

发布 2024-05-08 17:20:07 阅读 3986

、简答题。

1.分别举例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物质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的变化和尝试新物质的变化。

答: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如:水、水蒸气、冰三者之间的变化;用木材制作桌椅;玻璃打碎等。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如:木头燃烧;--

六、简答题。

1.分别举例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物质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的变化和尝试新物质的变化。

答: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如:水、水蒸气、冰三者之间的变化;用木材制作桌椅;玻璃打碎等。

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如:木头燃烧;烧菜的铁锅生锈;鸡蛋壳与食醋相遇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牙齿遇算后被腐蚀等。

2.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学过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判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因为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了氧气,同时还合成了 ,氧气和有机物是再光合作用中生成的新物质,所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

3.白糖加热后,会慢慢融化变成液体,继续加热就会烧焦变成黑色的焦炭状。在这个过程中,白糖分别发生了那些变化?请分析说明。

答:将白糖加热至融化,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用生成其它的物质,所以属于形态变化;将白糖加热至焦黑,这说明了白糖已经变成了其它的物质,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答: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能生锈。铁在接触酸、盐等物品时能加快铁生锈的速度。

5.人们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想出来很多防止生锈的办法,你知道这些办法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答:擦去水分时为了隔绝水;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等时为了隔绝空气和水分;制成不锈钢时为了改变钢铁的内部结构。

6为什么浸没在水中的铁制品也能生锈?

答:铁生锈时水和空气共同与铁作用的结果,水中溶解有一定浓度的氧气,即放在水中的铁制品也能同时接触到水和氧气,所以在水中的铁制品也能生锈。

六、简答题。

1.在学校运动会上,最后的接力赛时最精彩、最令全体师生激动的时刻。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运动员交接棒时的技巧要正确合理。

回忆你过去参加运动会时的实际情境,分析运动员交接棒时应该怎样才能避免掉棒,从而取得好成绩。

答: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当两个运动员的速度相同时,即保持相对静止,就容易接好棒,避免棒掉到地上。

2.中秋的夜晚,小明一家在赏月,天空中月亮圆圆的,有几朵云伴随在月亮身旁,非常美丽。这时,小明的妈妈说她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明的爸爸却说他看到云在月旁飘动。

一个说月动,一个说云动,水说的有道理呢?小明弄不明白了,能帮她解释吗?

答:小明的爸爸妈妈说的都有道理,因为他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小明的妈妈是以云为参照物,她的判断是,月在动;小明的爸爸是以月为参照物,她的判断是,云在动。

3.在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和小华都参加了百米赛跑,小明跑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15秒,小华所用的时间是14秒,请问谁跑的快?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小华跑的快。从百米赛跑我们可以看出,经过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越快;相反所用的时间越多,物体运动的就越慢。

4.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距离是1800米,书店到学校的距离是3600米。

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分钟,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分钟,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分钟到达学校。问:

1)该同学从家到学校共用时多少?

2)这为同学骑车从家到书店和从书店到学校哪一段距离中运动得快一些?

答:(1)共用时18分钟;(2)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距离运动的快一些。

5.我们都熟悉楚人“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的“剑”掉入河水中后,相当于船时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而刻舟求剑者的楚人时怎样认为的?最终他能找到剑吗?为什么?

答:故事中的“剑”掉入河水中以后,相当于船时运动的,而刻舟求剑的楚人认为是静止的。所以他根据自己在船上科的记号捞剑,最终是不可能捞到剑的。

五、简答题。

1、简述四季更替的原因。

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的方向时不变的。一年中,随着地球绕转位置的不同,太阳直射点得位置也由规律的变化,各地接受太阳光照的多少也随着变化。

这种冷暖便不停的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现象。

2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答: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亮面在左侧。

3.为什么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答: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短,转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所以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多一些。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

六、简答题。

1、鸭、鹅青蛙的脚趾上长有蹼,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答:鸭、鹅、青蛙的脚上长有蹼,适于划水、游泳,说明他们适于生活在水中。

2、在稻田边的池塘里,生活这许多可爱的小青蛙,他们为保护庄稼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人们为了私欲捕杀青蛙。长期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恶果?

答:人们捕杀青蛙,会破坏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使害虫失去了天敌,导致害虫的数量增多,引起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如果用农药杀灭害虫,则会引起环境的污染。

3、为了保护珍稀植物,我国**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答:为保护珍稀植物,我国建立了很多的自然保护区,并颁布了多项法律。

7、赤眼蜂时寄生在害虫虫卵里的一种昆虫,由于它的寄生,害虫的卵便得不到孵化,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1)用赤眼蜂消灭害虫的方法在生物学上叫做什么?

2)这种消灭害虫的方法有哪些优点?

答:(1)生物防治(2)减少农业投资,防止环境污染。

第五课。5、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你知道这三种形态的名称吗?这三种不同状态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冰、水、水蒸气;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变化过程中,没用生成新物质。

第6课。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这两种变化带给我们的是利还是弊?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答: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都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实例:

可逆变化——木材通过变化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木制品供我们使用;不可逆变化——水泥混合在一起的变化属于不可逆变化,这样可以使建筑物牢固。不利一面:可逆变化——电线的热胀冷缩;不可逆变化——如森林大火带来的巨大损失,建筑工地上的水泥淋雨后结块不能再用,这些都是无法挽回的。

第7课。5、小明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他想用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保护自行车使它不生锈,那么她应该怎么做呢?

答:用干布擦干净后,涂上一层油,并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第9课。7、请你描述一下人造同步地球卫星的运动情况。

答:以地球为参照物,人造同步地球卫星时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人造同步地球卫星是运动的。

第11课。9、小明是一个细心的学生,一天她看到烧水的师傅用铲子向炉膛内送煤时,铲子并不进入炉膛,煤也能飞进炉膛,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请你帮他解释。

答:工人师傅用铲子向炉膛内送煤时,首先让铲子和煤一起向炉膛方向运动,当到达炉膛附近时,铲子受到工人师傅的拉力而停止运动,但是由于惯性,煤仍然保持原来的向炉膛运动的状态,所以铲子并不进入炉膛,煤也能飞进炉膛。

第14 课。

10、哥白尼对“日心说”所持的观点主要有那些?

答: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运动的,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第16课。10、在我国,白天和黑夜最长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天?

答、夏至日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白天。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最长的白天是夏至日这一天,最短的白天是冬至日这一天。

第17课。6、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答:月相的变化不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月相变化与月球不发光有关,与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

第18课。8、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答: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有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第19课。9、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答:从远古时代开始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做观察记录→用望远镜来观察月球→无人探测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人类登月进行科学考察与实验。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向往也越来越迫切。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题

2011 2012第二学期期末期末测试题。小学六年级科学。一 填空。1.胎儿在母体中是 立的。2.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和 四个时期。3.电磁铁由 和 两部分组成,他能将 能转化成 能。4.改变 和 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极性。5.常规能源有等。6.大气层时地球的保护层,它分为和 五层。7.地下的 可以告诉我...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含答案

一 精彩补白。1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 30万 种 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 150万 种 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 46900多 种,无脊椎动物大约 130万 种,其中多数是 昆虫 并且昆虫中多数是 甲虫 像海盘车 蚌 水母 鼻涕虫 蟹和海绵等动物都属于 无脊椎动物 我国目前已知的食...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12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13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14 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 1 提供给人类做食物 2 供人类欣赏 3 提供给人类做药材 4 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 5 可以净化空气 6 提供给动物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