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

发布 2024-05-09 17:40:13 阅读 4924

作者:田枝枝。

**:《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发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据调查显示,虽然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繁杂,班级管理现状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最为深远的。文章从初中班主任的角度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为教育水平和学生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新高考方案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执行都为如今班主任的工作开展造成了很多阻碍,而且教育机构提出的理念往往会和学校制度相冲突,导致班主任在执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常常力不从心。初中的教育阶段学校方面仅对课程改革的教学方面提高关注,但是班级管理方面常常会被忽略,进而影响到了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开展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既是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手段,也是为提高课程质量以及学生管理的关键方式。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特征。

我国自办学以来教育界有很多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不少专家都提出了相关的理想化班级管理方式,但是介于我国每个省份和地区的学生和教育情况都不同,因此班主任需要根据地域的实际学情将理想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国的班主任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包括管家型、保姆型和放任型,管家型顾名思义即对学生的所有事情进行整体化的管理和**,针对学生可能做出的不良行为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惩罚,但是并没有为学生遵守校规做出引导工作,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校园的恐慌,甚至于形成逆反或者厌学的情绪;保姆型的班主任会在对待任何事情时都亲力亲为,不论是班级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班主任一人承担,从不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反馈,甚至在校期间一直把学生当成长不大的孩子来照顾;放任型的班主任不会对班级未来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计划,也没有对班级管理的目标进行制定,放任学生自主组织教学和课余活动,班级的管理工作往往由学生自主完成,但学生会因为没有接受过正确引导而出现犯错的情况,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开展情况。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时没有按照以人为本的概念进行开展,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看作任务或是主观意愿实现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上的班级管理活动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健康实施。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索

作者 吕红梅。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32期。摘要 从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多年,对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当如何更好地展开对学生的教育 有独特的感受,并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与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作用。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3089 201...

谈谈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达娃卓嘎。教育界 上旬 2013年第17期。摘要 班主任的工作是烦琐的,复杂的,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捧着一颗爱心,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一个班级的好坏在于一个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上要讲究教育艺术。尊...

探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王迎春。南北桥 2019年第04期。摘 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一个班级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下才能安心地学习。从小的方面说,班级管理的好与坏与班级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大的方面说,班级是构成学校这个集体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发展规模和班级有关系,班主任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