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 2019-06-01 14:59:17 阅读 6452

2013—2023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工作将全面贯彻市教育局、教导处工作计划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校直接领导下,以数学新《新课标新教材课》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目标任务:

1、备好每一节课。备课由备课组长带领同年级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2、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队伍。

4、狠抓创新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力度,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7、协助教导处抓好各年级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8、继续坚持每个月进行一次月考检测。

三、工作重点:

1、组织学习新标准,发挥教研组的群体教研作用,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标任务,切实作到“求真务实、扎实有效”。

2、加强教学常规的监督和落实。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求实效。

3、切实作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档案。

4、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育教研部门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调动青年教师自发苦练教学基本功,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阅读、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策略。

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

2、本学期要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上级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本学期主要任务: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反思,撰写教育教学**。鼓励组内老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及发表**。

二、强化常规,继续提升教学质量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开学初每位科任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配合教导处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以检查与考核。

其中,特别在本学期要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落实;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1、抓集体备课。教研组将定期检查备课情况。积极倡导“同课异构”,备出优质课。

集体备课以年级为主。尽量做到每个单元都能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备课时要备教材,对于重点内容要进行研究、讨论,制订出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基本的教学环节;也要备学生,就是要考虑教学中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实际情况而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创新讲授,使学生有所受益;对于上课时及学生作业反馈的问题,要及时讨论,商量改进的方法,并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好不少于4篇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要求在质量上要有新的突破。做到“四定”:

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校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要做到:

上有备的课。备课时要一定备教材、教法、学法、备学生,备教学资源等。

2、抓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别是讲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师时间与学生时间的比大约是1:2),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做到每人每学期要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实验课,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

学本学期,课堂教学以学校领导为中心,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学校开展“随堂听课”的活动。继续深入课堂听课,结合学校的“一人多轮”、“多人同上一节课”等形式,大胆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抓作业辅导。要求作业布置适时适量,更要注意质的精当作业批改及时、认真、细致、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要写激励语。

4、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本学期每位教师要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要边听边思,及**注。实施“推门听课”制度。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听课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加强常规管理制度。。

5、实行“多检测精讲评”制度。

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平时及时进行单元检测(有些老师一个单元要检测2-3次,一个学期完要检测30次左右)。

学校统一每个学期举行月考、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查漏补缺工作。

6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

鼓励各班根据实际情况、教材内容的变化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

本学期由学校把关主要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单项竞赛。段考后、期末科组开展以班为单位的学生数学作业评比活动,每个班评出前五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作业的质量。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个年级都主要开展“数学综合能力竞赛”、“计算能力竞赛”等活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竞赛可以分班级、个人、校级进行,做到形式多样。

内容要丰富,有口诀、乘法速算,应用题、文字题等。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过程、有结果、有奖励,公平公正,没有非议。赛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老师们付出的回报情况等。

7、定期检查常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规定,检查常规由六个中层领导负责各分管一个年级,每月进行一次,主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是否跟踪写反思、批改学生作业、作文等情况。发现不足要给老师们指出批评,好的要开会表扬奖励。期中又从第一单元开始到中考内容为止进行全面检查,杜绝师生们有错不改的现象。

期末进行全册内容的检查,如果发现教案、反思写漏、不完整。作业漏改、不改、不按学校规定的质量、次数批改的情况,要开会批评,扣绩效奖。这样使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练习。

促进老师们的积极性,竞争力无形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8、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

本学期学校领导确定,在教育局领导的许可下,组织数学组的老师赴海口、琼海等市县听观摩课或派部分骨干教师赴岛外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开阔视野,学习兄弟校的优先管理制度,有力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三、开展课题研究

积极认真开展课题实验,搜集、整理实验成果。课题的研究要做到“重研究、重过程、重实验、重积累。”本学期中年级组开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低年级组开展《如何帮助学生巧算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高年级组开展《如何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这些课题的研究。

切实做到课题的研究要为课堂教学做铺垫,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成果突出的,在全校推广。

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数学是训练思维能力的一门科学,每节数学课都少不了思维训练,因此辅优工作随时都在进行,但这还不够,课堂上可以让优等生当小老师,帮助差生,一举两得。

后进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一定要找出他们“差”在**,同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然后再采取“优帮差”“师导差”“差鼓励差”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附工作履行表。

2019第一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积极实施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化方法,转化行为,创新方式,提高效益。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认真研究高考说明和课程标准,做好高考复习工作,全力以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