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

发布 2023-07-15 23:16:25 阅读 6122

长春市二道区苇子小学校 李兵兵。

我与《中国教师报》的故事。

第一次见到《中国教师报》,是去年的8月份。那时,我刚毕业,从校园走进社会,来学校工作。对学校里各种工作并不熟悉,对如何教导低年级孩子更是不知所措。

这时,我和老教师们交谈,从她们口中听到了《中国教师报》。我立刻去图书室找,很快我发现了它,并且“一见钟情”,我拿了几张报纸回到自己办公室读了起来。自从那天以后,我经常利用空闲时间看看《中国教师报》,它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此,报纸一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在前头,成为当之无愧的“首席读者”,阅读报纸的快乐似一股青烟,升腾起我对教学的快乐。

虽然《中国教师报》上没有直接的教案,但它上面刊登的教学心得,在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的心中激起阵阵涟漪。那些文字的力量给了我站稳讲台的勇气,给了我创新的思想,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以后的工作中有《中国教师报》温暖着我的教育情怀,很惬意。

一句鼓励,能温暖冰封的心灵,一声肯定,能点燃奇迹的火把。从此,我开始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我的每一天进步都离不开《中国教师报》的牵线搭桥,都离不开《中国教师报的》热切支援,我深深的感谢《中国教师报》。

读报——我信心百倍。《中国教师报》处处闪现着课改人的勇气与智慧,“课堂现场”、“问道”、“镇西随笔”、“教育新观察”、“网评天下”、“我见”、“读报会”等栏目让我痴迷。在这里,我慢慢似乎读懂了教育,读懂了“新学校、新课堂、新教师”的内涵,读懂了课改,中国教师报传媒铁军用自己的赤诚之心践行着“课改人”的教育信仰,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对课改充满了信心。

还记得我读过一篇凌龙华的文章《教育,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希望”这句话,我听得已经很早了,但是把他与教育联系起来,还是自己进入教育系统以后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心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冀与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的心愿化为泡影,有的人甚至认为梦想只能成为梦想!,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和帮助其实现梦想的过程,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的自由思想空间,也不要过分强调唯考试成绩来考核和评价教师工作的绩效,让学生在自由的梦想中成长,让教师帮助孩子去实现他们的梦想,,不管你有着怎样的梦想,也不管你的梦想在你的心中沉淀了多少年,只要我们细心经营,予以阳光,相信总有一天梦想终会实现的。

用报——让我在课改路上走得更远。《中国教师报》的文章成了我课改路上的“导学案”。我尝试着用这些课改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我开始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每节课我都准备导学案,导学案里面准备预习案,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合作、**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自由地议,大胆地评,精彩的展示,学生的自信逐渐显露,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我渐渐发现身边的同事读报、用报的更多了,加入到课改的行列的人也更多了。课余时间,我们常常一起学报,一起讨论如何用中国教师报引领自己的课堂,一起**如何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合作小组的建设,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如何增强评价的有效性等。我们在**中逐渐成长。

感谢中《国教师报》,它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它唤醒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情怀,点燃了一个农村教师的教育梦想,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也可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 我与你同行。阜南县地城镇中心小学罗云龙。回首往昔,我的学习 生活和工作经历,中国教师报 可以称之为我的良师益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中国教师报 犹如指路的明灯一样,在我工作有困惑的时候给我指点迷津,同时也为我指明了前进方向。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困难而复杂。每天备课 上课 批改作业 找学...

中国教师报

你是我的精神家园。读 中国教师报 有感。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喜欢捧起 中国教师报 因为你是我进步的阶梯,是我最忠实的伴侣,最真挚的朋友,是我的精神家园,是你把我带到了一个广阔多彩的世界,我就如一滴柔弱的小水珠,汇入许多晶莹的水滴和露珠,逐渐地丰满起来。那是十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我 面对陌生的环境,...

中国教师报

1.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价值。凌广杰10位粉丝核心会员。回复。。编者按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引来了全国大量一线教师的参观访问学习,这里我们选编几位一线教师参观考察后从不同角度撰。写的评价性文字,以飨读者,相信会给我们以启示和思考。1 杜郎口经验带给我们什么思考。说实话,以前我对杜郎口中学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