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2023年自主招生综合素质测试笔试语文试题

发布 2023-09-12 16:36:51 阅读 3076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

**的黑色手套。

朱成玉。1黑夜来了,**推开窗子,深深地呼吸。当他的呼吸渐渐与自然的天籁融为一体的时候,他套上黑色手套,开始创作伟大的《马太》。

2很多精灵拍着翅膀,盘旋在他的周围。而他自己,是凌晨时分最悲伤的一个精灵:歌着、舞着、颤抖着。他又像一个举着火把在夜里奔跑的孩子,要把平安的消息通知给整个人间。

3作为宗教信徒,他的**总洋溢着浓烈的宗教情感,音符与音符的出神入化,合声与主题的反复变化,把人的灵魂牵引到永恒的抚慰和安息的境界。整个过程,便就是灵魂得以洗涤和超拔的过程,把人的灵魂带离消失的瞬间,并通往天国,最终得以安息。

4我躺在**的床上,心底泛出眷恋,继而在眼前出现了一个无比空旷又深邃至极的精神世界。浩瀚无边的**,还有那血淋淋背负着十字架的耶稣,仿佛凸现在我的眼前。我畏惧他的浩瀚,恐惧他的伟大。

肃然起敬之下,那颗略显浮躁、世俗的心,终于得以平静下来。而这时候的**已经不再是**了,不是数字,也不是语言,而是信仰、是情感!

5我感觉到他套着黑色手套的手指在颤抖,被春天之水洗净的手指在颤抖,安抚着一颗颗逝去的灵魂,像阳光一样抚摸着逝者的双手和脸颊,柔和的声音仿佛在说:安然无恙,一切都还能回来。记忆中的众多面孔争相浮现,又急忙躲藏。

唯有这平静的抚摸,熄灭了我的怅惘。

6**的**,是宗教的,是内省式的,它面对的是每个听者的心灵。不像贝多芬的那样气势磅礴,不像勃拉姆斯的深刻甚至艰深,更不像肖邦和舒曼的浪漫甜蜜……但奇怪的是,我总是听不出宗教的意味,而是世俗的温馨和欢乐。它总是。

如微风细雨般的沉思,总是如涓涓细流,清清地、浅浅地流淌着……稳定、安详、恬静、圣洁的美!

7**的黑色手套,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让他驾着自己的灵魂逍遥地向澄明的境界飞翔。

8**的黑色手套,是对生命的一种祭悼,为那些被脱光了外衣,放在炭火上炙烤的雀鸟;为世界的某个刑场,被蒙上黑布的成排的囚犯;为一只中弹的挣扎着的天鹅;为一只被压在玻璃下面连梦都碎掉的蝴蝶……

9如果在世界毁灭之前,让我选择听一张唱片,那么肯定是**的。不管伤口是否会因渴望太深而重新流血,不管逝去的灵魂是否会因为安抚而早日步上天堂的台阶。

10与千千万万个生命融为一体,**寻找到**的真谛,寻找到可以让生命不朽的真谛。黑色手套,它神圣,它不允许阴谋和欲望流经它的花园,它美好,让人想起举行婚礼的一对恋人,将双手虔诚地放到《福音》书上,许下他们生生世世永不离弃的诺言。

11当我灰心的时候,常常听贝多芬,因为他的**会给我鼓励,比起这位命运多舛的乐圣来,眼前的这点困难实在不算什么;当我徘徊的时候,常常听勃拉姆斯,他的**让人警醒、给人启迪;当我难过的时候,常常听莫扎特,他的**永远给人最好的抚慰,即使是在《安魂曲》中,也透出希望的味道……但是,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专门听**,什么时候不适合听**。当我高兴的时候,听到的是欢乐的**;难过的时候,听到的是痛苦的**;愁闷的时候,听到的是忧郁的**;寂寞的时候,听到的是孤独的**……12**,只为你的心灵而生。

13这个夜里,我打开音响,再一次让《马太》流淌出来。夜像一件大衣,整个地裹住我。我坐下来,套上**从梦境中递给我的黑色手套,庄重地梳理那些逝去的光阴。

那些或忧伤或欢乐的过往,那些或热爱或憎恨我的人,我要把它们一一装进信封,为它们寻找一个个不同的温暖的住址,盖上阳光的邮戳,在春天来临之前,邮寄出去。

1、请简述第4段中“浩瀚无边的**,还有那血淋淋背负着十字架的耶稣,仿佛凸现在我的眼前”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2、文章第6段和第11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3、第12段“**,只为你的心灵而生”这句话体现作者哪些观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4、有人说,文**现“**”“黑色手套”“《马太》”“**的**”等多个意象(概念),实际上内涵都是相同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公孙鞅(即卫鞅、商君)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

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复见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

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

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①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

’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

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

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悒悒:闷闷不乐的样子。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监以让卫鞅让:责备b.子何以中吾君中:选中c.而循礼者不足多多:赞扬。

d.舍人无验者坐之坐:使获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①学者溺于所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②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d.①其后民莫敢议令②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公想依从商鞅而变法,但又怕天下人议论他,商鞅就对孝公说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还认为只要能强国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旧制。

b.商鞅到了秦国后,以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孝公,孝公特别高兴,因为按照商鞅的办法,秦国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

c.甘龙认为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杜挚认为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商鞅驳斥了这些主张,得到了孝公的赞同。

温州中学2023年自主招生综合素质测试笔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1分 的黑色手套。朱成玉。1黑夜来了,推开窗子,深深地呼吸。当他的呼吸渐渐与自然的天籁融为一体的时候,他套上黑色手套,开始创作伟大的 马太 2很多精灵拍着翅膀,盘旋在他的周围。而他自己,是凌晨时分最悲伤的一个精灵 歌着 舞着 颤抖着。他又像一个举着火把在...

温州中学2023年自主招生综合素质测试笔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1分 的黑色手套。朱成玉。1黑夜来了,推开窗子,深深地呼吸。当他的呼吸渐渐与自然的天籁融为一体的时候,他套上黑色手套,开始创作伟大的 马太 2很多精灵拍着翅膀,盘旋在他的周围。而他自己,是凌晨时分最悲伤的一个精灵 歌着 舞着 颤抖着。他又像一个举着火把在...

2023年温州中学自主招生模拟测试数学试题

说明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a b cd 2.已知d为rt三角形abc斜边ab上的一点,de bc与e点,使be ac,若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