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钟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招聘考试

发布 2023-09-12 16:36:56 阅读 6982

1.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符合(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统一的要求。

b.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要求d.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和要求。

2.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已经是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钓鱼岛从来就不是什么“无主地”,中国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这体现(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b.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渐进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家电下乡活动深受农民喜爱。下乡产品包括彩电、 冰箱、手机、洗衣机、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国家按产品销售**的13%给予财政资金补贴。

这表明( )

a.财政是国家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b.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私人收支性质c.财政补贴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

4. 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之所以免费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

a.属于公共物品 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5. 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我国意义重大。正确解决民族。

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d.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

6.(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发展生产力 d.创新参***及解析。

1.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

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原理指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结合本题分析,题干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属于次要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题干是符合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要求的。故本题答案选 c。

2.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

题干意在反驳那些认为“钓鱼岛”是“无主地”的人们,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领土是有客观依据的,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c 项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c。

3.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行为,a 项错误;现代国家财政支出具有公共性,而不具有很强的私人收支性质,b 项错误;d 项说法正确,但是与题目无关;从题干可以看出,由于国家进行补贴,实施家电下乡活动, 使得农民花更少的钱就能够购买得起这些家电,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本题答案选 c。

4.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

公共产品一般是由**提供的,a 项错误;软件提供安全和杀毒服务显然具有使用价值,c 项错误;这种商品和服务一般都是和其他商品和服务一同提供的,所以从整体来看,它是进行了交换的,并且具有价值,只不过这种价值体现在了其他的商品和服务上。故 d 项错误,本题答案选 b。

5. 【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前提,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故本题答案选 d。

6. 【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019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第一章 4

二 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义务。权利是法律赋予双方当事人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它既一可以表现为权利人有权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某种行为,以实现自己的意志 又可以表现为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对方作出某种行为,以满足自己的意志。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它既可以表现为义务人必须依法按照权利人...

2019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第一章

法的国家强制性。法不仅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还要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它的实施。任何社会规范都有约束力,但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 习惯 宗教教规 乡规民约等,都不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本身要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性,才能在必要时通过国家强制措施使其获得实施,但是法的实施不是每一个条款都是通过强制来实施,而是靠法的...

2019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第二章 1

第二章宪法。第一节概述。一 宪法的概念 特征和本质。一 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这些根本制度,集中反映为国家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制度。因为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都是涉及公民和...

2019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1.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 a.稳定 b.改革 c.开放 d.发展。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建设高度发达 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b.建设幸福富足的社会主义国家。c.和平崛起。d.建设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3.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

2019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第五章 6

第六节单位犯罪。一 单位犯罪的概念。刑法 第31条 公司 企业 事业单位 机关 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概念表明单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即公司 企业 事业单位 机关 团体。第二,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并...

2019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第五章 4

第四节犯罪的预备 未遂和中止。一 犯罪的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是犯罪预备。无论是准备工具还是制造条件,都是为了实施犯罪作准备,一旦准备就绪,就要着手实施犯罪。故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规定要予以必要的处罚。但从犯罪预备到犯罪既遂之间还有一个过程,它毕竟尚未造成实际损害,因此刑...

2019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第三章 2

第2节行政行为概述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 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主要特征有 1 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从而必须从属于法律,任何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2 裁量性,在立法时,必须给行政机关留一个可以自由裁量...

2019湖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9 11

1.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2.在市场经济中,优质大米比一般大米 要高,其根本原因是 a.优质大米凝结了更多的人类劳动。b.优质大米供不应求,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