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较新题型

发布 2023-09-29 03:03:18 阅读 2212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集锦。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1(2012苏州)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2012.乐山市)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3(2012·德阳)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

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和h2 b.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

c.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和h2 d.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4(2012.东营市)“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5(2012·德阳)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2℃时,乙先析出晶体。

6.(2012铜仁市)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7(2011.鸡西市)2023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8(2012连云港)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so4(稀)=zso4+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z>x>y c.y>z>x d.z>y>x

9(2012.武汉市)向agno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ai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 ( 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 ( no3)3。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 0个 b. l个 c.2个 d. 3个。

10(2012.南京市)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fe、al,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2g

c.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fe、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11、【2012·株州】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

a.nh3 no hno3 b.n2o5 n2o4 no2

c.hno3 no2 nh3 d.no no2 n2o3

12(2011.大连市)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

13(2012铜仁市)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硫原子 ,(2)硝酸 ,(3)8个水分子 ,(4)三氧化二铁 .

14(2011.无锡市)(6分)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a元素的单质是 ,它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c、d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是:

b 、c 、d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15.(2012.泰安市)(4分)右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g;

4)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钠元素的质量是g (精确到0.1g) 。

16.(2012.眉山市)(3分)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人足够。

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右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

1)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mg(精确到0.1)。

17、【2012·眉山】**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

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18、【2012·株州】m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已知:

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x=

2)m元素与下列选项中 (填序号)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

19(2012.泰安市)(4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

20(2012.日照市)(6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

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21(赤峰)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集气瓶内气体甲的操作方法是。

2)在反应②③中,固体b起作用。

3)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2019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键入文字 2017 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技巧。中考历史常见题型有选择题 列举题 识图题 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要想答好。中考题,首先必须明确如何审题,其次掌握如何答题。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及时掌握,最终答出一份满意试卷,取得好成绩 2017 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技巧。选...

2019中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

键入文字 2017 中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历史学研究的对象 世界各民族 国家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 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中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2017 中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

2019中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 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超越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又是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即知识的迁移,这是材料解析题最基本的特点。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是,首先是阅读材料,必须作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