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行业分析

发布 2023-09-30 09:45:25 阅读 7802

3行业分析。

3.1安全气囊市场发展分析。

3.1.1安全气囊行业发展程度。

汽车安全气囊,最早出现在科技比较发达的美国,随后到欧洲国家。亚洲国家中,最先使用该系统的是日本和韩国,我国起步较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各国对汽车安全领域也开始重视起来。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我国一些汽车和军工领域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技术不断提高,安全气囊在我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汽车安全气囊,属于高科技产品。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汽车及其相关行业市场均被打开,竞争相对激烈。不前,安全气囊行业,在国内受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冲击,安全气囊行业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国内安全气囊行业起步较晚,同时高科技含量也相对较弱,现在的中国市场割据,主要被外商企业产品主导,09年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6.4%左右。同时技术方面,国内企业也相对落后,大多企业的关键部件(如:

传感器)还依赖于进口,和向外资企业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主要是依托组装生产,而且能**的汽车企业也都是民族企业。

伴随着国外安全气囊的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也带动了我国汽车安全系统市场明显的。2004年,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3.6%。

到2007年洋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0%以上。2005年,我国汽的不断成熟。2005年以来,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市场增长开始趋缓。

汽车安全气囊的国际化水平在稳步提高。

2004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量为209.1万套。2005年我过安全气囊产量达到255万套,不上一年增长22%,但较前几年增幅有所下降。

对于国产的本土安全气囊来说,与外商企业的差距还是特别车产量为570.77万辆,同比增长12.56%,其中乘用车393.

07万辆,同比增长19.73%。相对2002年和2003年增长减慢,相应的安全气囊行业增长也有所趋缓。

2004年,我过安全气囊市场需求统计量为440万套,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减少27.5%。

2006年汽车安全气囊市场需求量为635万套,其中轿车安全气囊市场510万套。预计,2010年,我国安全气囊总需求量将达2382万套。

3.1.2安全气囊行业发展动态。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让全世界变的开始关注起这个东方的大国来。同时,不断攀升的国内消费水平,也吸引了世界各地企业家的眼球。同样,安全气囊厂商也纷纷加快在华投资步伐。

国内安全气囊厂商也不断在扩建生产基地,不断加强国际化合作。各地方**也纷纷招商,并将此项目,规划为重点招商对象。

安全气囊行业发展,也推动了上下游产品及其部件的发展进程。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洲洛克斯维尔的arc汽车公司,正在扩充其在中国合资企业的产能。2009年-2010年期间,arc在华合资企业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要将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年产量,从300万个提升到700万个。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为进行下一轮安全气囊传感器市场领军地位争夺,首先研制出,下一代汽车安全气囊---惯性传感器。其公司分析师mark fitzgerald表示“从市场产值看,安全系统传感器是继动力传感系统之后的第二大传感器细分市场,安全气囊市场增长依然很强劲”。

英威达公司投下巨资,看中中国飞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在华设立了最大的安全气囊纤维基地。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自主产权的东方久乐安全气囊公司,也将其市场进一步扩大,并很早在上海建设分公司。而且其自主生产的放生器和侧气囊销量节节攀升,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

在国内外各大安全气囊厂商的竞相争夺和合作下,国内安全气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其安全系数也不断在加强。目前除推出的主副安全气囊外,汽车也相继的配备了乘客安全气囊`,气囊总数也由以前的2个发展到现在的4个,8个,甚至更多。侧气囊也成为汽车配置的标准,和生产商竞争的一个亮点。

汽车安全指数也正在进一步提升。汽车安全气囊,被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

3.1.3安全气囊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电子领域的高科技行业,也是市场增速最快的行业。随着汽车配套市场的份额快速增长和国际化程度的日趋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汽车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气囊也会想主动安全系统(abs、倒车雷达… …一样越来越普及。

安全气囊会成为中国小型、大型车的标配,汽车主侧和后部都将会安装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自进入市场以来,在技术,安全系数… …方面均有很大提高,但是交通事故安全气囊未打开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及其相关部件的灵敏性还有待提高。安全气囊将进一步想电子式转换,取代传统的机械式安全气囊系统。

而且汽车安全气囊行业的快速增长,汽车被安装上的气囊数量也逐渐增加至8个以上。大大增加了汽车和安全气囊的开发和生产成本,小型的灵敏安全系统将受商家重视。多气囊一个发生器以及更先进的只能控制型安全气囊也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安全气囊的兴起,对交通事故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但对于相对稍微严重的交通事故来说还是保护不了乘员和司机的生命安全。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都是内置式的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气囊,在国际化合作程度的加大下,必然会出现残酷的市场竞争,那么外置式的缓冲和保护式汽车安全气囊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竞相追逐的对象。

自2000年,我国出台了cmvdr2941关于正面碰撞成员保护设计规划法规以来,积极的促进了安全气囊产业的成长与发展。在正碰安全气囊技术相对提升的同时,2006年7月1日,我国有关汽车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汽车侧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正式实施。并要求2009年1月18日前,新上市车型必须达标。

侧碰和后碰两项新标准出台,完善了中国汽车在被动安全方面的评判标准。安全气囊由问市的主气囊到主副气囊,发展到成员多气囊,目前,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汽车安全政策,并抢占市场先机。气囊厂商均在发展主副气囊的同时,加大力度研发侧后碰安全气囊,幕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坐椅式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也将面临更加完善的强硬的技术要求。中国安全气囊产业正在兴起 。

3.2中国安全气囊技术发展分析。

3.2.1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该行业的重要性。

汽车安全气囊进入中国以后,相继经历了几次革新和升级,对于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相对成熟的美国来说,国内的生产核心部件技术,还有待提高。目前国内的安全气囊市场分布和技术成熟程度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国外安全气囊所占的市场份额,高于国内气囊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国内企业的安全气囊,也只是安装到国内自主生产的汽车车型上。外资及合资企业的洋汽车上,安装的只是相对技术比较成熟的洋品牌气囊。

经过长时间的发鏖战,国内的生产商也着力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气囊系统。虽然,目前已有部分组件实现出口,打破了洋气囊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核心的汽车传感器和部分气体发生器,汽车的控制系统ecu,还需要进口和购买。能够实现出口的也只是安全气囊的气袋等,相对技术要求低的部件。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传感器系统性能佳,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而且在**上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传感器公司能够与其相比。飞思卡尔在该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国内的传感器生产商也不在少数,但与其相比还只能是望洋兴叹。

同样汽车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气体发生器,也是各大厂商竞争的热点arc(艾尔希庆华),美国百利得,日本的daicel几乎主导了安全气体发生器市场。东方久乐目前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产权,但侧气囊气体发生器和乘员气体发生器还是在arc购买,延锋百利得(上海)系统安全公司,侧气囊和帘式气囊自主生产,但驾驶员和乘员气囊还是从arc购买。

安全气囊行业发展,目前技术已经起到了很大作用,谁掌握了更为先进的技术,谁就拥有了主动权。东方久乐、锦州锦恒… …国内在汽车安全气囊领域做的比较出色的公司,也在不断的和各大顶尖级院校,大学以及研究所合作,提升企业的自主产权和高科技含量,试图打破外企的局部垄断地位。同时汽车安全系统安全气囊安全系数的提升,还需要有更大突破。

在国际化大背景环境下,相信安全气囊的技术要素将成为该行业的最大突破和障碍。

3.2.2创新和技术发展趋势。

前面我们讲到技术在安全气囊行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政策、市场、资源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制约着其发展。在安全气囊行业发展过程中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其发展的方向。

安全气囊在被弹出时是瞬间反应,对事故受害者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安全气囊的要求也相对很高,创新和技术的进步对安全系统的稳定性、灵敏性……都有很大的改善。

目前市场出现的安全气囊大多数是事故突发时,气囊迅速弹出,被困在汽车内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受到多重的伤害,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有些人很长时间都不能从事故中走出来。甚至有不少人就从此放弃了驾车或者乘车的行为。安全气囊不是考虑到被动安全方面能够尽可能的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减到最小,并没有考虑到受害者心理、精神方面的伤害,安全气囊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信会更加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间接伤害。

创新在安全气囊行业就尤为重要。气囊采购商,也将会越来越注意和考虑,在除技术因素以外的创新因素。对气囊发展过程中或者到一定程度,将会被安全气囊生产、开发者广泛的采用到安全气囊的开发过程中。

此外,安全系统和安全气囊在事故中也是独立工作的。在事故发生时,安全系统并不能起到安全作用,气囊的发展目前也只是考虑其自身的技术性,没有很好将其与汽车安全系统结合起来。对安全起不了更为有效的作用。

对事故发生的前后没有尽可能的考虑全面,安全求囊和安全系统的结合使用,也将是安全气囊发展的一个亮点… …

在技术方面,气囊的开发商也不断的提升,一方面,压缩经营成本,适应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节能减排,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气体发生器从以前的烟火式到混合式,再到纯气体式。气体发生器的结构也越来越简单,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感器也从机械式到电子式,惯性式,微机电系统,技术的稳定、灵敏变得更加突出。气袋的生产也选用新兴材料,开发商想尽一切办法将其变的更轻、更薄、密封性更强。安全气囊的技术发展也更将趋于简易化、环保化、性能更佳化… …

除此以外,现有的安全气囊生产厂商很多,而且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统一的安全气囊标准,对安全气囊的深度发展带来阻碍。现已有不少省份就此,呼吁**出台一项安全气囊标准的措施。尽快完成气囊统一标准。

安全气囊行业发展也将会更加标准化、国际化和区间合作化。

3.3中国安全气囊市场发展影响因素。

3.3.1经济发展对行业的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轿车的数量也增长迅速,尤其,自中国加入wto,开放的经济政策使中国汽车出口和生产制造,都带来了一轮井喷式增长,。今年来,中国与国外**不断加强合作,中国已成为经济发展大国。09年中国已成为奢侈品第一大国,国内gdp保持8%的增长,同时推动国内汽车销量的攀生。

这一系列的影响,必将带动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的开发、生产。

汽车安全系统是电子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年平均增幅达25%以上。消费者也在国内经济增长氛围中,对汽车安全性更加重视。汽车厂家也将安全系统由以前主副气囊,增加到现在的8个,甚至更多。

国外1996年就将安全气囊,作为汽车标准配置,从2002年国际上,已将两个乘客测知座椅、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增加到4个,传感器系统更始大幅度增加,以提高冲撞检测能力,并提高乘车稳定性,从而有可能构成统一的安全气囊网络。

我国在经历安全气囊的完全进口,到安全气囊的自主生产到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经济发展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2005年国内已有部分气囊组件出口到国外。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人均gdp上调为1490美元国产轿车全年销量223万辆,较上年增长12.

8%。安全气囊需求数量390万套,较上一年增长40.3%;2005年,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70美元,安全气囊需求量为440万套,同比增长12.

8%;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07亿元,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26.3%,安全气囊需求量510万套,较前一年增长15.9%;2010年,我国安全气囊数量预计达2382万套。

安全气囊试题

a 压缩机膜片损坏。b 系统压力低。c 某一压力开关损坏。d 散热不好。13 汽车空调制冷剂过多或过少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制冷剂是不是应尽量多加?14 空调系统中三功能开关有什么作用?15 阐述空调整个工作循环过程?16 蒸发箱温度传感器有什么作用?17 外界温度控制开关一般用在膨胀阀式的空调系统中,...

汽车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测控系统。车安全气囊测控系统。摘要 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中的高科技产品之一,它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中的一项内容。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它的作用是作为三点式安全带的补充,在车辆发生正面撞击的时候对成员起到附加的保护作用。安全气囊一般由气体发生。汽。器 控制系统...

汽车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测控系统。车安全气囊测控系统。摘要 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中的高科技产品之一,它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中的一项内容。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它的作用是作为三点式安全带的补充,在车辆发生正面撞击的时候对成员起到附加的保护作用。安全气囊一般由气体发生。汽。器 控制系统...

手机安全气囊

简介。据国外 报道,目前,美国亚马逊最新发明专利能够让手机避免摔落时造成损坏,这项发明专利是一种手机安全气囊系统。在智能手机中内置运动传感技术,这一专利采纳的系统将会利用手机内置的陀螺仪 加速器 摄像机以及其他即在传感器来感应手机是否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当手机摔落时能够感知,在碰撞地面之前微型气囊开启...

汽车安全气囊

你知道,轿车司机和坐在前排的乘客都要求系上安全带。实际上,除了安全带,大多数高级轿车还装有安全气囊。当汽车在行驶中突然与其他物体或车辆正面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防止人体由于惯性而受伤。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带的辅助设施,于1990年问世。驾驶员处的安全气囊是存放在方向盘衬垫内,如果某车的方向盘上标有 ...

汽车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问题 汽车正面碰撞是造成交通事故65 的原因。安全气囊就是为了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驾驶员及前排乘客。当驾驶员及乘客戴安全带时,安全气囊对人的保护效果应该最佳。但对很多装有安全气囊轿车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安全气囊每保护20人,就有1人不能受其保护而死亡,而且死亡的人一般...

安全气囊教案

课程课题教学课时。汽车电控第四章安全气囊系统第一节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知识。1课时 45分钟 知识目标 1.了解安全气囊的作用。2.理解安全气囊的原理3.掌握安全气囊的组成。教学目的。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十几工作中的分析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安全气囊知识

安全性能。1953年8月18日,取得了第一个美国安全气囊的专利权,但是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 fmvss208 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从此以后,安全带 安全气囊 安全的车身结构等在技术上取得了不断突破。随着cmvdr294碰撞安全法规在中国开始实施,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