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发布 2023-09-01 19:35:54 阅读 5551

作者:邹珉。

**:《硅谷》2023年第02期。

摘要网络的高速发展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子们,既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行为观。笔者针对现阶段高校内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现状,从信息识别能力、安全意识、自控能力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2-0172-02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网络的全民普及。目前网民的数量已相当于全国总人数的过关。网络安全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

在使用手机和网络的同时,遇到过钓鱼**或被电脑病毒攻击的网民也占全部网民的一半以上。并且曾经自己的id或密码被盗的网民累计也占到全部网民的1/3,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新学期的来临,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又成为了网络环境下的新宠。现在的大学生们大多物质生活富裕、抗压能力减弱和实际交往能力不强。在网络使用方面,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人生经验,又没有步入社会,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知道的少之又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当淡薄,在网络的使用过程**现了许多问题。

1 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有限。

考入大学之前的学生们,他们的信息**主要来自家长、电视、广播等方面,这些信息都是被层层过滤的。而进入大学校门后,他们摆脱了家长的束缚,成为了所谓的“自由人”。任何信息的采集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认同,然而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差的信息,而此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完全成熟,对事实的鉴别能力还不强,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蒙蔽,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开放的网络环境带来了信息的解放和思维的开放,也带来了西方多元化的文化、道德和价值。这与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时期,如果大学生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辨识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上错误思潮的引导,导致爱国主义和民族观念淡薄,极大削弱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小议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路径

网络交往不必面对面地直接实行,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够通过网络建立联系,比传统的联络方式更快捷和便利。在网络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与他人实行交流,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观点。过度依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网络交往的平等自主 快捷开放,补充了现实人际交往的不足之处,有力地推动了现实交往的发展,在...

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单选题 在网络安全中,中断指攻击者破坏网络系统的资源,使之变成无效的或无用的这是对。a 可用性的攻击 b 保密性的攻击 c 完整性的攻击 d 真实性的攻击 单选题 2018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单选题 在网络安全中,中断指攻击者破坏网络系统的资源,使之变成无效的或无用的这是对。a 可用性...

2019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告别网吧,远离 网毒 杜绝网络潜在危险,倡导健康上网观念,共创美好明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迎阅读借鉴!一 教学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部,安全使用网络的倡议,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减少因网络的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潜在危险。二 教学重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