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方法的综合论述

发布 2023-09-03 21:17:13 阅读 4829

小学高段语文学法教学指导。

保康:刘良斌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相当刻苦,学习态度也很踏实,智力发展也很正常,但是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造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失误。

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这个目标就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学习的有效方法,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参与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己开展学习活动所运用的策略。教育学生掌握适合自己运用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变知识为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的具体体现,组织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造成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排除智力因素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受教师教法的影响,教师教学中过分的强调机械记忆、生搬硬套,忽视教材处理的灵活性,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是受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的局限,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很强,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强,教材内容的单一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各门学科内容缺乏整合。

三是教师的指导层次过高,每个学生的认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学生年龄结构和认知能力,使学生处于被动吸取、接受,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方法指导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既要教给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方法,又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的加以运用、体会,还应强化训练的落实,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建立科学的学法体系。

二是整合课程资源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辅导学生时,既要相机渗透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注意把知识构建体系融汇整合,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要把指导学习方法与具体的学科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法指导的主要策略有:

1)、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方法示范,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必须协调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受年龄及知识结构的制约,掌握学习方法主要依赖于“教”的指导与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教法成为学生掌握学法的生动范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的统一起来。如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情境写话(写一段话,用上“××等词语)的指导方法:

1、理解:弄清这几个词语的大概意思。2、构思组合:

看这几个词语是写人?还是写事?写景?

写物?3、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4、叙写:用自己的话把“画面”的内容描述出来。

2)、教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要着力启发学生会提问题,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启发学生在学习、探索、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针对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要针对学情实际对学生分层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提问的方法大致有观察、做实验、思考、查阅资料等,当学生已掌握了一种提问的方法后,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的方法更完整、更科学,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如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的指导方法:1、要结合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来针对性提问。

2、要抓住重点文段的分析理解来提问。3、要引导并教会学生在学习疑难处提问。

3)、在分析学习错误原因中领悟学习方法。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遇到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要安排学生自学讨论,帮助学生查找是学习习惯或者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问题。要把纠正错误结果和查找错误原因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正确学习方法的领悟程度。如结合句子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的方法有:

1、结合文章内容(上下文)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例如《詹天佑》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中的“杰出”的含义学生理解为“聪明、有能力”,虽不错但不准确,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杰出”的含义应为“具有创造的智慧和才干”。2、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把句中的词语变换一种说法。

3、把词语中的字分开来解释。例如“我们乘着木船,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中“观赏”的意思是“**、欣赏”。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必须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中优化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优化学习方法的前提,如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重点文段揣摩、体味、感悟、分析——熟读小结的阅读程序训练学生掌握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通过朗读文段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抽象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事物表面与内在的矛盾,抓住课文重点,训练学生掌握确立重点分析矛盾的思维方法。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学法也就具有了科学性。

5)、引导学生在归类比较中发现规律、**规律、总结规律,形成规律性认识。

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形式**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其规律,进行归纳整理,并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学法体系。如找短文的中心句,应指导学生明确中心句就是短文内容的精炼归纳,或者是反映主题思想、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揭示一定道理的句子。再如给人物对话的句子加标点,可作以下指导:

1、如果句中是“物”与“物”对话,应把“物”当作“人”看。2、指导学生通过多读来确定说话人和说话的内容。3、根据语气加标点。

4、注意说(叫、喊、问等说话的状态这种句式。再如分析寓言的寓意,可运用以下方法:1、把寓言中的“物”当作“人”来看,分析其言行属于什么行为?

代表了哪一类的人?2、结合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行行为的要求,指导学生明确应学习哪一类的人,反对那一种行为。

学习方法 关于小学英语学习方法最全的总结

本文集资料共4个分类 学习方法 记忆方法 快速阅读 潜能开发。每个分类都有多个资料,可在文库 新浪爱问共享 豆丁文库中直接搜索 学习方法 记忆方法 快速阅读 潜能开发 即可找到更多资料。小学生如何记单词。记动词用法的顺口溜是在 英语周报 上获取的,将语法术语淡去,并稍作补充,帮助学生记住 be 动词...

学习方法 关于小学英语学习方法最全的总结

小学阶段如何学好英语。想学好英语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关键是要掌握合理的好的学习方法。一 学会预习。课前的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在预习第一遍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录音,不看书。初步感知课文的语音语调,看自己听懂了多少 同时尝试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以便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

关于学习方法的故事

爱迪生 读书 读书 学习要有 目标 志向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童年时被视为 低能儿 只上过三个月学便离开了学校。十二岁那年,他当上了火车上的报童。火车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几小时,他就抓紧时间到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去读书。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当时,他随着兴致所至,任意在书海里漫游,碰到一本读一本,既没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