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试题复习题

发布 2023-09-07 05:19:57 阅读 9289

一、单选题。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a 生产经营规模小的单位 b 矿山

c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d 建筑施工单位。

2、重伤、死亡事故发生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 )

a、 具体要求 b、 处理意见 c、 意见 d、 建议。

3、各级人民**( )部门综合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并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公安 c、消防 d、交通。

4、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的方针。

a、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 b、安全生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c、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d、隐患险于明火,预防重于救灾

5、各级人民**( )部门综合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并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公安 c、消防 d、交通。

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工资报酬。

a、100% b、150% c、200% d、300%

7、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工作由依法设立的取得( )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a、省级 b、设区的市级 c、县级 d、乡级。

8、下列程序中,属于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是( )

a、诉讼 b、仲裁 c、调解 d、和解。

9、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筑施工安装企业、矿山企业和已发生职工死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 )

a、 重点管理 b、 重点监督 c、 安全性评价 d、 重点防范。

10、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应当责令( )

a、 限期整改 b、 及时整改 c、 改正 d、 整改。

12、不具备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作出的安全检测、检验、评价、认证的结果( )

a、 有效 b、 无效 c、 部分有效 d、 效力待定

13、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以下适用于《劳动法》的是( )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宾馆大堂经理 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

14、事故调查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报送事故调查报告。

a、30 b、20 c、15 d、60

15、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地方人民**或者**部门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隐瞒不报、谎报、拖延报告,或者阻挠、干涉对事故有关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和事故调查处理的,对该地方人民**主要领导人或者**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 )的行政处分。

a、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记大过 d、降级。

16、下列关于《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在使用中的民用建筑物发生跨塌造成的安全问题属于其调整范围

b 公共场所集会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属于其调整范围

c 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及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属于其调整范围

d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属于其调整范围。

16、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迅速向上一级人民**报告,不得( )

a、隐瞒不报 b、谎报 c、拖延报告 d、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

17、依据《***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应当( )

a、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b、限期排除隐患,隐患无法排除的,停产整顿。

c、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d、停产停业,予以关闭。

18、事故调查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报送事故调查报告。

a、30b、20 c、15d、60

19、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的方针。

a、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 b、安全生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c、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d、隐患险于明火,预防重于救灾

20、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迅速向上一级人民**报告,不得( )

a、隐瞒不报 b、谎报 c、拖延报告 d、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

21、各级人民**( )部门综合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并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公安 c、消防 d、交通。

22、( 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a、 董事会 b、 工会 c、 法定代表人 d、 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

23、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筑施工安装企业、矿山企业和已发生职工死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 )

a、 重点管理 b、 重点监督 c、 安全性评价 d、 重点防范。

24、监察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 )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a、 各级人民** b、 **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c、 各级人民**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d、 各级人民**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25、"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宜,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 )的立法目的。

a、《劳动法》 b、《职业病防治法》 c、《安全生产法》 d、《工伤保险条例》

26、国家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应当经( )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a、 检验机构 b、 检测机构 c、 检验检测机构 d、 法定检测检验机构。

27、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 )以下罚款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a、50元 b、500元 c、200元 d、1000元。

2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应当责令( )

a、 限期整改 b、 及时整改 c、 改正 d、 整改。

29、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0、当事人到期不交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加收罚款。

a、1b、2% c、3d、5%

31、下列关于《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在使用中的民用建筑物发生跨塌造成的安全问题属于其调整范围

b 公共场所集会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属于其调整范围

c 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及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属于其调整范围

d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属于其调整范围。

32、生产经营单位( )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不得 b、可以 c、允许 d、禁止

3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a 生产经营规模小的单位 b 矿山

c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d 建筑施工单位。

34、根据 《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申不包括的是( )

a、责令停产停业 b、罚款 c、处分 d、吊销执照。

35、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 责任追究 b、 重点打击 c、 追究责任 d、 重在预防。

3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 )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c、 主要负责人

d、 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3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 )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a、 维护 b、保养 c、装修 d、维护、保养

38、监察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 )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a、 各级人民**

b、 **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c、 各级人民**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d、 各级人民**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39、 以下属于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的是。

a、《煤矿安全监察条例b、《山西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旷山安全法》

40、"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宜,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 )的立法目的。

a、《劳动法》 b、《职业病防治法》 c、《安全生产法》 d、《工伤保险条例》

安全生产复习题

复习题。一 单选题。1 海因里希提出的1 29 300。其中300表示 c a b 重伤 c 伤害未遂事故。2 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 b 地预防事故和灾难发生的对策。a 被动 消极 b 积极 主动 c 间接。3 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组成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 b a 极限 b 上限 ...

安全生产法复习题

2013年大唐玉曲河筹建处安全知识考试复习题之一。安全生产法 复习题。一 填空题 20题 1 中华人民共国 安全生产法 共 7章97条 2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3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安全生产法复习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1 成文法 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的 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这些法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注 国际条约也属于成文法的范畴,对缔约国具有约束力。2 规范 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两大类。法律法规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注1 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注2 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