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1148

1.进入了初中,面对着新学校、新集体、新同学和新任务,我打算:

①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做新生活的主人

②珍惜新起点,笑迎新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尊敬老师,奉献集体

④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生活,和新同学们结伴成长。

abcd ①③

2.下列说法中对梦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梦想是指梦中的想法,多不能实现

梦想是对未来生活图景的愿望

梦想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有梦想,就有希望

a ①②bcd ①③

3.青少年时期的梦想具有的特点是:

①和现实有一定距离 ②和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④有时甚至不切实际

abcd ①②

4.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因为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

a 提升精神境界的唯一途径 b 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c 探索世界奥妙的全部 d 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5.我们提倡“初中生应该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里的“自主学习”是指:

逐步减少对父母、老师的依赖

遇到难题自己攻克,绝不请教父母、老师和同学

独立承担学习任务。

不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

abcd ②③

6.李彤在小学的时候有问题就问爸爸妈妈,可到了初中之后,妈妈不陪她做作业了,也不给她检查作业了,她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这说明她在学习上缺乏:

a 学习自主性 b 自尊心 c 承受挫折的能力 d 友谊

7.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终身学习的思想。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这句话的意思是:

当代,知识日新月异,我们要学会学习

当今世界,信息**,我们要接受教育、勤于学习。

当今世界,知识激增,我们要提升能力,学会学习

当今世界,一次”充电“就可以一劳永逸

abcd ②③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相对于学习来说,这表明:

a 方法出效益,勤奋出天才 b 应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

c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d 我们要珍惜享有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1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反映的道理是:

a 学习中有苦有乐。

b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 要在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的奥秘。

d 要有远大的学习目标。

1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的是:

a 学习方法 b 学习自觉性。

c 学习要有毅力 d 学习要有兴趣。

12.小雷:“上初中后,学习的科目太多了,真不知如何去学。

”小丰:”是呀,而且现在老师的讲课方式与小学差别很大,我有点不适应。”为了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他们应该:

学会自主学习 ②适应老师新的教学方式,调整学习方法。

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④不与他人交流,埋头苦。

a ①②b ①②c ①③d ②③

13.下列语句是对学习中的苦与乐的描述,其中描述学习为乐事的语句是: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头悬梁,锥刺股。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享受学习,其实是享受学习中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有:

①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 ②发掘自己的潜能,超越自我。

逐渐了解世界奥秘成功破解难题,豁然开朗。

a ① b ①②cd ①②

王华在小学时,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上了初中后,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他只得了全班第31名,为此他整天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据此回答题。

15.王华进入初中后产生的变化有:

对初中不太适应 ②情绪有些低落 ③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④感到初中生活没有什么意思。

abcd ①②

16.如果你是王华的好朋友,你建议他怎样摆脱目前的困境:

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②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④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信心

a ①②b ①②c ①③d ①②

17.”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耳”。郑板桥的这段话启示我们:

a 端正学习态度非常重要。

b 要讲究学习方法,带着疑问去学。

c 不懂就去问,无须动脑。

d 不管什么书,读多了就能变聪明。

18.有些同学能在学习的海洋中如鱼得水,而有些同学却深感苦恼,主要原因是:

a 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不同 b 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c 老师的水平不一样 d 家庭环境的影响。

19.将梦想转化为现实需要:

①不断编织人生梦想 ②不懈追求 ③坚定信念 ④不断坚持。

ab ②③cd ①②

20.“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含义是:

①只要立大志,就能成功 ②只要勤奋,就有业绩。

③志向是人生的航标坚持努力,就有机会实现梦想。

ab ②③cd ①④

四、材料题(共20分)

1.也许你会问,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似一场旅行,不必在意得失,不必计较花销,这是一场有得无失的旅行。

(1)学习需要怎样的态度?(2分)

(2)概括一下初中阶段的学习包含哪些内容?(4分)

(3)请你谈一谈学习的意义是什么?(5分)

(4)在初中生活中,学会学习我们该怎么做?

3. ***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少年的梦有什么特点?(5分)

(2)什么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它的含义是什么?(4分)

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与班级共成长单元测试题。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50分 1.不知不觉中,我们班已经 岁了。2.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也都有自己的。3是一个班级的标志,是班集体的象征,代表了一个班的奋斗目标。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 班有是班级共同生活的规则。5 班规可以让班级生活...

试题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

试题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15小题,共30分 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是 由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的 由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决定的 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由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题

仁怀市实验小学2017 2018学年度二年级。第一学期 道德与法治 测试题。班级姓名总分 一 填空 每空2分 共44分 1.换掉的牙齿叫新长出来的牙齿叫吃太多糖果,容易长每年的月日是爱牙日。2.眼睛是心灵的眼离书本 身离桌子 手离笔尖 每年的月日为全国的爱眼日。3 报警求助电 火警 医疗救护 4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