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 2023-10-20 07:23:44 阅读 3047

一年来,区农林局在区委、区**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农业农村会议精神,突出发展粮油、莲藕、巴药、特色养殖、品质果蔬等产业,助农增收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现代林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统筹发展支柱产业。

1.优质粮油。全区粮油播面(复种)104.

2万亩,其中水稻26万亩、玉米18万亩、小麦20万亩、红苕7.84万亩、马铃薯6.5万亩、杂粮2.

84万亩、花生4.99万亩、油菜18万亩,总产36.1万吨,实现产值10.

21亿元。2.品质果蔬。

新植爱媛38、春见等柑橘类水果1.5万亩,新建蔬菜基地4.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

5万亩(复种),实现产值5.1亿元。3.

特色养殖。出栏青峪猪0.72万头、巴山土鸡16.

81万羽、南江黄羊0.4万头,在柳林镇新建食用蛙和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各1处。

二)突出发展特色产业。

1.巴药。在渔溪镇、柳林镇等乡镇新植川明参、白芷、防风等巴药2.

4万亩。2.莲藕。

在柳林镇、下八庙镇等乡镇种植莲藕2万亩。3.水果。

在青木镇、关公镇等乡镇发展柑橘、桃、梨为主的特色水果3.75万亩。4.

养殖。全区共出栏生猪56.8万头、商品牛2.

7万头、商品羊5.84万头、商品禽185.23万羽、商品兔22.

5万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1个,种养循环示范区2个;改(扩)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1处,新建养殖园2处,新增渔业水面0.5万亩,全区规模养殖比重达55%。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大力实施“九大绿化行动”,完**工造林5万亩,义务植树260万株,退耕还林0.3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万亩,管护国有林1.41万亩、集体公益林14.

4万亩,新建工业原料林1万亩、林下产业基地0.6万亩、木本油料基地0.62万亩,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7个,发展林下种(养)植8.

2万亩,“飞防”蜀柏毒蛾8.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2%。

四)重点发展融合产业。

建成万寿村等休闲农业专业村3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2个(莲藕产业融合园、芦笋产业融合园)、休闲农庄2个、农事体验园3个、采摘垂钓园10个、森林公园1个、森林人家7家、森林康养基地1个。成功举办秦巴农洽会暨西交会、“xx芦笋节”、“葡萄采摘节”、“荷花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承办了“全省美丽渔村”“全市六大突破”“全市乡村振兴”等现场会,“一二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工作举措。

一)科学规划布局,强化示范引领。

按照《xx区“十三五”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农业供结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4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0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及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任务,建油菜、小麦、水稻、玉米万亩示范区5个,建蔬菜基地5个,建成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6个。

二)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抓住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整体推进27个乡镇(街道)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119个贫困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31.02万元,村均1.39万元,人均增收9元以上;新增流转土(林)地面积2.

1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9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家庭农场11个、专业大户253户。

三)注重项目工作,增强带动能力。

一是项目储备。下达项目储备任务数14个,65亿元,完成16个,完成投资37.01亿元。

二是重点项目。市区重点项目任务14个,已完成13个,滞后1个(芦笋冷链物流及深加工线因为纠纷未开工建设)。三是项目编报。

编报**预算内投资11个、省预算投资2个、川陕老区振兴项目29个、重大项目储备21个。四是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四川日好农业****发展蜜柚产业1万亩、四川七彩农业****建2.

5万亩玫瑰基地,同郫县豆瓣、涪陵榨菜等企业发展订单辣椒、蔬菜1万亩;引进大北农集团、诺恩宇凡农业科技有限公式发展生态养殖。

四)强化质量认证,构建安全体系。

大力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战略,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健全“区、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新建益农信息社135个,推广特优农产品41个,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处,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11处,成功申报“xx芦笋”地理标志。全区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59个,其中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个。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2.

58公顷、“三品”认证面积1.8万公顷、“一标”认证面积2.6万公顷,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资格复审。

五)聚力脱贫攻坚,扶贫成效明显。

一是产业扶贫。对119个贫困村分类制订了区、乡(镇、办事处)、村、户产业扶贫规划,将产业发展的品种、面积用图斑标注到田块,投放产业扶持**3570万元,2224户贫困户借款2193.8万元,发展“四小经济”示范户2000户。

二是能源建设扶贫。新建秦川牧业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1处,新建集中供气工3处,供气户数270户。三是科技扶贫。

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92个,培训人数2.1万人/次,入户指导9105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530户、新型职业农民383人,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处。四是生态扶贫。

建设林业扶贫试点示范村3个,建成市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2个、区级森林康养精品村(点)2个。五是驻村帮扶。认真对标达标脱贫攻坚任务,务实、持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坚持物质与产业、精神帮扶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派驻9名驻村农技员到凉山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六)夯实发展基础,助推产业发展。

新建农机化生产道路1.5公里,新增农机作业面积0.4万亩、灌溉面积0.

18万亩,新建和改造机电提灌站21座,新增和改造提灌机械130台,新增农机动力1811千瓦,新置农机215台,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共16个,高标准农田3.61万亩,农机化水平达到49.1%。

七)全面从严治党,狠抓责任落实。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教育活动45次,调整中层干部11人,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17份,开展行政执法363次、安全检查46次;大力整治“中梗阻”13次,层层压实责任,压力持续传导,完善内控制度8个,强化廉洁教育13次,“三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顺利通过区委巡察和经济责任审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内生动力弱。劳动力缺乏,大量青壮劳力在外务工,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种田能手缺乏,以至于一部分农田撂荒。

二)示范带动能力差。全区缺乏成规模、具有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

四)农产品同质化重。很大一部分农产品没有可比性,“xx产”、“xx造”凤毛麟角。

四、 来年工作打算。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按照**、省、市、区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目标任务。

2023年,计划粮油播面(复种)达到104.3万亩,新增。

川明参、玫瑰为主的巴药基地1万亩,种植蔬菜23(复种)万亩。新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2个,新建田园综合体2个、休闲农庄3处、农业主题公园1处,大力开展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三星级”申报工作。新(改、扩)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

7万亩、新修农机化生产道路15公里、实现农机总动力32万千瓦。全面完**工造林任务,新增流转林地0.5万亩,新建林下经济基地0.

5万亩,建成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52﹪,全面推进全省现代林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新建脱贫攻坚林业专业合作社4个。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改(扩)建种养循环示范场10家,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3个,年畜禽存栏439万头(羽),出栏生猪52万头、商品牛3万头、商品羊6.2万头、出栏商品禽190万羽,肉类产量达到4.

8万吨,产值达15亿元。成功申报“三品一标”6个,主动参与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建设川东北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1处。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8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80人。

二)工作措施。

1.坚持绿色发展,培育新产业。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严格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田、林系统治理;按照点、线、片、带的空间布局搞好断带和稀疏低产基地的补植改造,加大芦笋、莲藕、巴药等特色基地(园区)的提质扩量;大力实施“双品牌”战略,积极开展申报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纵深推进“两区”划定工作,坚持“产出来”与“管得住”两手抓,加强产供销有机衔接,全面提升“xx产”“xx造”的经济效益。

2.坚持深化改革,培育新主体。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小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进一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以放活土地经营权改革为重点,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统筹开展国有林场、集体公益林等共营制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有效将资源转化为资本,大力培育农场、牧场、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为我区农业领航助跑。

3.坚持三产融合,培育新业态。

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和空间,推动农业旅游、康养、文创、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都市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圈、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成巴高速乡村旅游示范带、森林康养产业示范带,依托我区特色农业文化元素,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创意景观农业。二是充分利用川东北it产业园及电商基地,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加工过程的深度融合和应用。三是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坚持高质量开展“丰收节”“芦笋节”“荷花观赏节”等活动,充分利用pgs运营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化联合体。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化解“怎么种”的阶段性矛盾,为“三产”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引领全区农业精品化、规模化、市场化。

农林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农林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度工作计划农林局2018年度作业总结及2019年度作业计划。一年来,区农林局在区委 区 的刚强领导下,在上级事务主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深化贯彻执行中心 省 市 区农业村庄会议精力,杰出展开粮油 莲藕 巴药 特征饲养 质量果蔬等工业,助农增收获得显着成效,先后荣获...

经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2018年,县经管局在县委 县 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 省 市 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全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

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规划

从四月份加入公司至今已近一年,这一年对我个人而言是感恩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发展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xx是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企业,同时,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有给我指导工作促我进步的可敬领导及一群团结协作可亲可爱的同事。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恼,尽管各项工作没有达到公司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