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发布 2023-11-04 07:41:06 阅读 5570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纪实与评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小学科学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7课。

教材分析:本课共编排了4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马铃薯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做加热液滴的实验;第三个活动是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第四个活动是拓展延伸,了解有关死海的资料。本课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联系,延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也是对后面研究马铃薯沉浮原因的一个铺垫。

学情分析:在未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变化,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

本课从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引入,观察发现马铃薯在水中是沉的,在另一杯液体中却是浮的,用不同的现象冲击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的思考角度,调动学生主动**的兴趣,并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看法,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

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马铃薯、一个水槽(或一个大烧杯)、酒精灯、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40克食盐、一根筷子。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一个马铃薯。)你们看这是什么?生:马铃薯。

师:你们说对了,这是一个马铃薯,那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生:炸薯条、炒土豆丝……

师:说得好,不过老师今天在科学课上拿这个马铃薯不是想吃,那是想用马铃薯做什么呢?

生:实验。评析:从马铃薯这种蔬菜引入比较自然,符合5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的情境创设很有必要,既激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很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研究马铃薯沉与浮的现象。

师:咱们先用马铃薯做个有趣的实验。同学们请看,假如把马铃薯放在这个装液体的杯中,你们猜它是沉还是浮呢?说说你猜测的理由。(生讨论。)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谁愿意上前面来试一试?

师:这样吧,请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各派一名代表上前面来实际操作一下,好吗?

第1页。师:请上前面来。

为了方便,老师再取一个杯子,左边的是一号杯,右边的是二号杯。请猜测马铃薯放在杯中是沉的这名同学站在一号杯后面,请猜测马铃薯放在杯中是浮的这名同学站在二号杯后面。下面的同学都来当一回裁判,仔细观察一下,看哪些同学猜对了。

师:再没做实验之前老师提一个小建议,一会往杯中放马铃薯时不要太用力,避免把杯中的液体溅出来。

师:你们两个谁先来做呢?

生小心地把马铃薯放入液体中。马铃薯浮了起来。)师: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把马铃薯放入液体中,它浮了起来。师:(问另一名代表。)那你还想试一试吗?

评析:类似的激将法,让学生反而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更加坚信实验一定要做,用事实说话,如果输也输得心服口服。)生:试。

生把马铃薯放入液体中。马铃薯沉了下去。)师: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把马铃薯放入液体中,它沉了下去。师:也就是说同学们都猜对了,都成功了。

师:同学们持不同的意见,但都猜对了,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吗?师:

那问题出在哪呢?或者说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生:

(在教师引导下推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可能与杯中装的液体有关。(评析:

从学生熟悉的材料入手,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不同的实验现象冲击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角度从马铃薯转向液体,这是学生第一次思维的碰撞,也是学生亲自**的开始。)

三、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师:杯中装的液体是不是一样,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一下、检测一下呢?生:尝一尝。

师:尝这种方法确实是又快又方便,但如果在不清楚是什么物体的情况下,不能用尝这种方法,既不卫生又不安全。除了尝的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检验方法呢?生:闻。

师:如果有气味的话能用闻的方法,但是老师的这两杯液体是没有特殊气味的,用闻的方法判断不出来。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生:用火烧。

师:这个方法很好,烧在我们科学课上叫做加热。你们要想用加热的方法检验,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生讨论汇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并加以说明。)

评析:教师在这里不急于告诉学生该怎样做,而是让学生先自己设计,自己“真刀真枪”搞科学研究,很好地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然后再做适当的补充,逐步使学生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

)师:同学们,实验操作时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出示实验要求。

)谁愿意来读一下?请各小组派材料员来领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单,领回去的就可以进行实验了。(生分组进行液滴加热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同学们的实验结束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实验的?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第2页。生:加热使马铃薯沉的液体,铁勺中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加热使马铃薯浮的液体,铁勺中留下了白色的痕迹。

(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

(生汇报,小组内的学生做适当补充。)

师:我们同学通过实验都有了共同的发现,那就是加热使马铃薯沉的液体,铁勺中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加热使马铃薯浮的液体,铁勺中留下了白色的痕迹,这说明两种液体的确是不一样的。使马铃薯浮的液体在加热后会在铁勺中留下白色的痕迹或白色的颗粒状物体,说明液体中溶解了物质,是不同于清水的液体。

从痕迹来判断使马铃薯浮的液体中可能溶解了什么呢?生:可能是盐。

评析:不同现象的出现继续冲击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角度从对液体的研究转入对液体影响物体沉浮的研究,这是学生第二次思维的碰撞,也使学生参与到了深入**的活动中。)

四、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师:同学们猜测使马铃薯浮的液体中可能溶解了盐,这只是你们的猜想。假设像你们所说的,杯子里溶解了盐,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呢?

生: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做这个实验都需要什么材料?实验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讨论,并汇报交流,达成共识。)

师:请各小组快速派材料员来领取实验材料,领回去后开始实验。(生分组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各小组的实验都结束了。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

生汇报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调制的方法和过程。)

师:我有一个小问题,是不是在水中溶解了盐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生:不是的,是一次次地往杯里加盐,加几勺之后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并不是在水中溶解了盐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要一次次地加盐,达到一定的浓度之后,马铃薯才会浮起来。同学们都调制出了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那就是盐水,现在你能确定老师的这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什么吗?

生:是盐水。

师:同学们,通过几个实验我们说这杯液体是盐水,并没有十足的证据。虽然我们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明这一杯液体就是盐水,但我们的研究方法很有价值。

其实除了在水中放盐,放入糖、味精等也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师:由于时间关系,这几种物质我们就不一一进行实验了,在课后我们可以接着进行实验,你也可以试着溶解一些其他物质,看能否使马铃薯浮起来。(出示**。

)没有马铃薯可以用小西红柿或鸡蛋来代替,没有盐可以用糖或味精等代替。有兴趣吗?生:

有。评析:“是不是在水中溶解了盐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有价值,促使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特别强调了本课的。

第3页。主要任务所在:水中要溶解一些物质,使它的密度增大,也就是浓度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马铃薯浮起来,也就是说液体的浓度不同,也能影响物体的沉浮。强调到位,学生记忆深刻。)

五、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也有这样有趣的事情发生,那是发生在一个叫死海地方的故事,你们想了解一下那里的神奇之处吗?生:想。

师: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有关死海不死的录像片段。)这地方神奇吗?生:神奇。

师:想去体验一下吗?生:想。

师:由于死海位于西亚,去那里是不太容易的。但像这样的地方我们国家也有,请看一**片。

(出示**。)这两个地方都在我们国内,有机会的话可以去那里体验一下。(评析:

学生对死海的有关知识可能有的知道一些,这里说明,进一步增强了印象。同时教师适当地补充了中国的死海资料,恰到好处,消除了死海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之处,给了学生一种体验的冲动,激励作用十足。)

六、总结师:今天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了液体的浓度如果改变了,会改变放入它里面物体的沉浮,就像在水中放入盐后,马铃薯就会浮起来,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呢?我们将在下节课接着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最后我要说两个字。

(**“谢谢”。)一是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共同上了一节愉快的科学课;二是谢谢与会的老师和专家们,你们辛苦了。下课。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反思。一 精心作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这一课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用在我们科学课的课前准备,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先罗列一下要准备的材料吧 演示用材料 两个大水槽,分别用标签纸编码 号和 号,里面分别盛一水槽请水,一水槽盐水 盐水的浓度刚好能使马铃薯浮在水面 天平一架,滤纸两张...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我们的呼吸青岛版 五年制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 我们的呼吸青岛版五年制。一 游戏导课 揭示 主题。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听清游戏规则 深吸一口气,摒住呼吸,看看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如果你坚持不住了,就请坐下,千万不要勉强。请全体起立,开始。过程中提醒学生坚持不住就坐下来。师 说说刚才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如果...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苏教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苏教版。一 揭示课题。师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所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动物的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课件 成双成对的动物 学生欣赏 师 你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生 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很可爱。生 我喜欢老虎,因为它很威猛。生 我喜欢蛇,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