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制度

发布 2023-11-26 19:25:03 阅读 2531

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

一、 标准成本制度概述。

1. 标准成本制度及其产生。

所谓标准成本制度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随时揭示、分析各种成本差异及其原因,借以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制度。

2. 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3.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特点: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均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成本的实际耗费进行核算,从而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而标准成本制度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成本的标准耗费进行核算,计算归集产品的标准成本,并对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成本差异用专门帐户另作专门反映,其计算得出的产品成本是产品的标准成本。

意义:(1)标准成本作为一种预计成本或目标成本,既可以成为成本控制的依据,也可以成为有关长、短期决策,如定价决策的依据,而且可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

(2)实施标准成本制度,可以增强全员的成本意识,促进各项资源的有效运用,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

(3)实施标准成本制度,可以随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针对其原因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成本的日常控制。

(4)标准成本制度有助于责任会计制度的实施。

(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各成本要素均按标准成本进行帐务处理,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量。

二、 标准成本的制定。

1. 标准成本的含义及其种类。

标准成本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它是单位产品标准用量和标准**之积,通常所说的成本标准即指此,其表达式:

单位产品辨证成本 = 单位产品标准用量 ×单位产品标准**。

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产品实际产量与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之积,其表达式为:

标准成本 =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应具有如下特征:

1) 目标性。

2) 科学性。

3) 稳定性。

标准成本通常有三类:

1) 理想标准成本。

2) 宽松标准成本。

3) 现实标准成本。

2. 现实标准成本的确定。

1)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标准×用量标准。

2) 直接人工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 = 标准工资率×工时标准。

其中: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 = 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3)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标准费用分配率×工时标准。

其中:标准费用分配率 = 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三、 成本差异分析。

一) 成本差异概念及其类型。

成本差异:指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额。

成本差异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常用的成本差异类型有:、

1. 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成本差异额,也叫顺差,因其在差异帐户处理中记入“贷方”,因此也叫“贷差”。

不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差异额,又叫逆差,它意味着成本的超支额,因而是不利的,逆差在差异帐户中做“借方”处理。因而也叫“借差”。

2. **差异和用量差异。

**差异是指由于**因素变动而导致的成本差异额。

用量差异是指由于好用数量变动而导致的成本差异额。

无论是辨证成本或是实际成本,**和用量均是其成本总额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

标准成本 = 标准用量×标准**。

实际成本 = 实际用量×实际**。

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标准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 - 标准用量×标准**。

实际用量×实际** – 实际用量×标准** + 实际用量×标准**标准用量×标准**。

实际用量×(实际** – 标准**)+ 标准**×(实际用量 – 标准用量)

所以**差异 = 实际用量×(实际** – 标准**)

用量差异 = 标准**×(实际用量 – 标准用量)

二)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1. 成本差异分析方法简介。

通常采用因素分析法:指通过分析影响指标的各项因素及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说明指标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因素变动对差异的影响的方法。

具体在成本差异分析中:

1) 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

2) 替换:实际用量×标准**。

3) 实际:实际用量×实际**。

其中:(2) -1)为用量差异。

3)- 2)为**差异。

3)- 1)为成本差异。

2. 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

1)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 材料标准**×(材料实际耗用量 – 材料标准耗用量)

2) 材料的**差异

材料采购**差异 = 材料实际购量×(材料实际** – 材料标准**)

材料耗用**差异 = 材料实际用量×(材料实际** – 材料标准**)

例1:某企业生产a产品所用的原材料的标准**为10元/kg,其用量标准为2kg/个。本期购进该原材料10000kg,实际**为9元/kg。

本期实际生产了a产品4000个,耗用原材料8500kg,试对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分析:第一步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如下:

材料采购**差异=10000×(9-10)=-10000元。

本期生产成本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总=8500×9=76500元。

标准成本=4000×2×10=80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76500-80000=-3500元。

其中:直接材料用量差异=(8500-8000)×10=5000元。

直接材料(耗用)**差异=8500×(9-10)=-8500元。

第二步检验结束结果: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耗用)**差异=5000+(-8500)=-3500元。

第三步对差异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3.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1)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式中,标准人工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

2) 工资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例2.某企业a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为16元/个(2小时×8元/小时),本期生产a产品4000个,实际耗工7600小时,支付直接人工工资63320元。试对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分析:第一步对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总额=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

62320-4000×16=-1680元。

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600-4000×2)×8=-3200元。

工资率差异=7600×(62320÷7600-8)=1520元。

第二步检验计算结果:

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3200+1520=-1680=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总额。

第三步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4.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由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两部分组成。

1) 效率差异。

即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其中“工时”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

2) 耗费差异。

即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例3.某企业a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为5元/小时,其标准工时为2小时/个。本期实际生产a产品4000个,耗用工时76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37240元。试对其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分析:变动成本制造费用总额=37240-4000×2×5=-2760元。

其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7600-4000×2)=-2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7600×(37240÷7600-5)=-760元。

5.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有两种分析法:

1) 双差异分析法。

即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种差异。耗费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之间的差异;能量差异是指设计生产能力而产生的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产能标准工时。

例4.某企业月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90000元,产能标准工时为9000小时,亦即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0元/小时(90000÷9000);本月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开支总额为88000元,生产了a产品4000个,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个,实际用工7600小时。试计算分析有关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总额-实际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88000-10××40002=8000元。

其中:固定成本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8000-90000=-2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9000-4000×2)=10000元。

2) 三差异分析法。

即将固定制造费用的猜不出一区分为耗费差异、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总额=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能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工时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例5.资料同上例,用三差异分析法进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88000-10×4000×2=8000元。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8000-90000=-2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9000-7600)=14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0×(7600-4000×2)=-4000元。

四、 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差异帐户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为了反应成本差异的形成原因,此时最好应进一步在其下面分别按具体差异设置明细帐。

或者,便直接设置具体成本差异帐户,主要包括:“直接材料**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

1.日常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举例。

例6.某企业各项成本差异如例1至4所示。现对其进行帐务处理如下:

1)购入原材料10000公斤,实际**9元/公斤。

借:原材料 100000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一 为了明确各办公室环境的职责和方法,保证办公室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持续改善本部门的环境卫生,特制定节约办公用品管理规定。二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各办公室节能降耗以及废纸等办公用品的处置,加强打印 复印用纸管理和用电的管理。三 职责。1 办公室负责各类办公用品的管理,控制发放。2 每个人节约使...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结构车间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为落实公司 2005 021号关于2005年成本费用考核办法的文件精神,在成本控制上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车间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管理制度。一 燃动费控制。1 指标 2005年燃动费月度计划元。2 控制说明 该项指标不受当月生产量增减影响,每上升1 扣减本车间考核...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昆明傲云装饰设计工程 文件。企管制 2009 行政字第9号。一 什么是成本控制 即对工程使用的材料和各项开支进行控制管理,并有书面文字记录。二 谁是成本控制工作的责任人 即从事公司材料管理工作的员工 材料员 和承担施工成本控制职责的工长 工程监理 工程部经理 公司分管副总经理。三 材料员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