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

发布 2023-12-02 05:50:08 阅读 2347

姓名。一、考试策略。

1、认真审题:

1)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

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

1) 单项选择题的应答:①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

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 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 作图题的应答: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比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

4) 实验题的应答:通常有四类: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

应答时要严格按要求作答。

5) 阅读**题的应答:在**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的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

6) 计算与应用题的应答:在解题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较好地解出答案。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3、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要写得规范,符合解题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

三、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因素有关。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 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8、能量守恒定律。

四、仪器仪表。

仪器名称主要用途原理。

1、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秒表计时工具

3、天平测量质量杠杆平衡条件。

4、量筒量杯用于测量液体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

5、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6、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7、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液体的热胀冷缩

8、压强计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9、气压计测量气体压强 (一般用来测量大气压)

10、密度计直接测量液体密度漂浮时浮力=重力

11、热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内能做功

12、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3、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14、变阻器改变电压电流,保护电路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15、电热器利用电来加热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16、电能表测量电功(即电路消耗的电能)

17、测电笔判断火线与零线

18、小磁针检验磁场存在的仪器

19、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20、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现象。

21、直流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现象。

五、物理学中的常量: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最大)

2、速度:1m/s=3.6km/h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

时间差 0.1s以上 、声源与障碍物距离 17m以上。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υ=340m/s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υ 3×108m/s

3、密度:ρ水=ρ人=103kg/m3单位换算 1g/cm3=103kg/m3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1m3=103dm3=106cm3

g=9.8n/kg 水银的密度 13.6×103kg/m3

4、压强: 单位换算 1pa=1n/㎡

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 ㎜hg =76cm汞柱≈10m水柱。

5、电学: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 j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四)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2023年中考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

针对中考物理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的总结,基本涵盖了所有初三知识点中易错的考点。对于备战中考物理的初三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难得的学习资料!建议初三的同学和家长们,将日志收藏或者 到自己空间,随时阅读查看,查漏补缺必备。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2.平均速...

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

图47 小明利用图5所示的装置 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3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 m,已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及提起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a s 1.5 m,50 b s 1.5 m 80 c s l m,75 d s lm,37 5 图58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

第一章声现象。第1课时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2.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声音不能在。3.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在固体中传播得最 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 m s.4.声音是一种声波具有这种能量叫作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