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风险管理 班组长培训

发布 2023-12-12 03:10:09 阅读 9116

安全风险管理。

一、相关概念。

隐患:是指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状态,或是与工作标准、标准程序、法规、管理规范等偏离的状态。

事故:是指在生产进程中发生的非正常事件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后果。

危险:可能产生潜在损失的征兆,即事物由于隐患存在而所处的一种不安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可能导致某种事故或一系列的损害或损失事件,它是风险的前提。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当危险暴露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时就成为风险。通俗地讲,即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不仅意味着危险的存在,还意味着危险发生有渠道和可能性。

风险识别:依据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状况开展的系统查找和识别风险的工作,为风险控制、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主要开展设备、环境的风险识别,人员素质及管理的风险识别,风险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三个方面的工作。

风险评估:对企业整体或局部的风险程度做定量或定性的估测,评价风险等级,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等级标准,为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控制: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作业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辩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主要开展构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机制、实施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开展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和反违章三个方面工作。

风险管理: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对象,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是指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性等因进行考察、**、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包括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积极管理风险、有效处置风险及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处理,形成安全预控机制;其根本目标是防止核心风险失控,确保作业安全“可控、在控、能控”,确保组织生产经营的稳定、持续和发展。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针对企业生产中的事故风险,通过安全生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减少事故发生及其损失、实现保护企业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必须确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理念和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

二、江苏省电力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目标。

以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依据;以提高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为根本;以防止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为重点;立足基层班组、一线员工和作业现场,全面开展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与评估工作,实现事故、障碍的超前预防和有效控制,促进公司安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2、工作内容。

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培训和《辨识手册》、《评估规范》的宣贯学习,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各专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技能。各供电公司针对具体专业和岗位,重点组织开展一线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岗位作业技能、风险辨识控制方法等培训。

工区、班组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针对具体工作特点,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作业实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风险管理知识教育和岗位安全风险分析,完成《评估规范》、《辨识手册》和省公司《现场作业安全风险识别防范手册(试行)》学习,全面了解掌握岗位安全风险,为开展作业风险辨识控制创造条件。

开展作业风险辨识与控制:以防控人身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误操作等典型事故风险为重点,组织开展输电、变电、配电和调度等专业领域典型作业项目的危险因素辨识,制定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各供电公司组织工区、班组,针对作业人员、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和作业过程开展示范分析,找出作业过程的全部危险因素,建立各专业作业风险辨识范本,作为开展作业安全风险控制的参考依据。

工区、班组依据作业风险辨识范本,结合具体作业安排、现场勘察结果以及风险库资料,利用作业风险分析辨识管理方法,分析提炼本次作业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作业风险分析预控卡》,对照控制措施要求,在作业全过程实施预先风险控制,并根据环境、人员等工作条件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开展企业安全风险评估:主要任务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员责任事故为主线,从生产环境、机具与防护、人员素质、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等方面,全面评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客观评价企业安全风险程度,有效控制人身**、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等事故风险。工区、班组对所属生产设备、设施、环境、工器具等方面的静态安全风险开展全面识别;对现场作业风险运用风险分析、作业标准化、安全措施交底以及员工自主风险辨识控制等手段进行有效控制。

供电公司组织对工区、班组的人员素质和安全管理风险开展识别,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查评,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为企业风险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3、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安全风险管理是对以往安全工作和现有安全管理手段的总结、提炼、延伸,是突出预防为主、实施过程控制、改进管理绩效的科学手段,而不是另搞一套。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适应电网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有效手段,是公司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工作氛围,大力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周密计划,稳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各单位要立足于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和管理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工作安排,落实工作责任,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扎实稳妥推进。

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计划安排、方案制定、工作实施、检查评价等方面,注意倾听、采纳管理一线和生产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把取得实效作为检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通过推进风险管理,真正达到普遍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有效落实预防措施、显著降低事故风险、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加强培训,全员参与: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作业技能和风险防范能力,一线员工接受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时间累计应不少于20小时。要立足班组、立足现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全员参与;要坚持“简便、实用、有效”原则,提高风险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要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共同作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健全机制、落实责任。省公司和供电公司重点任务是组织安全风险评估;班组、员工重点任务是实施风险辨识与防范;安全保证体系重在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安全监督体系重在加强过程监督。

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衔接有序。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要在继承以往安全管理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标准不断补充、完善,使之更切合本单位实际。开展风险管理要以取得工作实效为核心目的,抓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本质要求,突出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做到风险发现、评估、控制、消除过程闭环管理,不断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

在开展风险管理过程中,要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相关内容的宣贯学习。

1、风险管理原则思路:

工作思路:牢固树立“ 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 理念,坚持“ 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认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密切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管理基础,注重简便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杜绝形式主义。

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积极推进。

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 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和工作特点,不同管理层次负责控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安全风险,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具体来说,国家电网公司、网省公司、大中城市供电企业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风险;供电企业、发电企业、基建施工单位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重点防控人身**、设备损坏、供电中断事故风险;基层班组、工区、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各类作业安全风险。

建立分专业的风险防控体系:发挥安全生产“ 三个组织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体系)的共同作用,形成专业配合并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各级安监部门牵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宣贯培训和风险评估,监督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调度、生产、营销、农电、基建等部门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 原则,负责管理范围内的电网、供电、人身、设备等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分析和防控工作,落实各自职责和义务。

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加强安全理论学习,正确理解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是对以往安全工作和现有安全管理手段的总结、提炼、延伸,是突出预防为主、实施过程控制、改进管理绩效的科学手段,而不是另搞一套,处理好风险管理与现有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安全性评价等之间的关系,结合日常安全工作,学会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达到发现危害、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安全性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估的关系:作为安全风险管理的两个方面 ,安全性评价侧重对物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整改,安全风险评估侧重对人员和管理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控制,它们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对不同管理对象的风险辨识和预控;风险管理是在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工作目标,重点关注人身风险评估,着力防止人身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 二是转变工作内容,以风险意识教育和辨识能力培训为先导,以作业现场风险辨识与防范为重点,兼顾企业安全风险评估、量化和持续改进;三是转变工作重点,注重安全生产条件、作业现场人的行为和管理过程控制;四是转变工作方式,由周期性查评转变为随生产和管理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并对设备、环境的改变进行跟踪。

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改进。要按照pdca循环模式,认真组织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plan),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工作(do),注重加强过程监督和偏差纠正(check),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下一轮工作的持续改进(action),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评估规范》内容:以防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评估规范》主要由评估项目、评估方法、评分标准、标准分、适用范围、评估周期等栏目构成。

按照评估内容的不同,分为生产环境、机具与防护、人员素质、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5章。其中,生产管理从设备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因素导致认为责任事故、运行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评估生产环境中可能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等人身伤害事故或误操作事故的风险,加强生产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机具与防护从安全工器具、专业机具和防护用品等方面,评估机具与防护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定期维护、保管等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以及应用过程中是否正确规范等;人员素质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评估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场管理从作业组织、规程制度的执**况、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措施、应急工作准备等方面,评估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风险,加强企业安全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从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两措”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班组长安全培训

班组长安全培训主要内容。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是确保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规程标准和管理制度等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作业行...

班组长安全培训

时间 2010年3月25日。地点 北黑高速a2标项目经理部。主持人 刘洪宇袁成喜。参加人员 张兴王金波赵海龙。郝英杰王长辉刘少彬。杨树柏李万军周贺林。会议内容 各班组长 工长及劳务队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 巨小娟。1 各岗位责任制。1 工长安全生产岗位职责。1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负责施工区...

班组长安全培训

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一 培训提纲。班组建设 管理 1 怎样当好班组长。2 如何抓好班组安全管理。3 人员的可控性。班组安全活动。1 班前会 班后会 2 安全知识学习。3 安全技能培训。二 培训内容。一 怎样当好班组长。1 班组长安全职责。班组长作为企业管理最基层工作单元的兵头将尾,其自身的综合素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