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基础复习测试 必修2 苏教版

发布 2023-12-23 07:37:22 阅读 2838

必修2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朝歌夜弦。

解析: a项为名词作状语,例句与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答案: a2.下列加点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六王毕(灭亡直走咸阳(趋)

输来其间(与“赢”相反) 戍卒叫(呐喊)

b.四海一(统一) 各抱地势(依随)

几千万落(座) 可怜焦土(惜)

c.楚人一炬(焚烧) 始速祸焉(速度)

王子皇孙(王侯之子) 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d.剽掠其人(剽窃) 尽态极妍(极)

函谷举(攻占) 族秦者(灭族)

解析: a.输:搬运。c.速:招致。d.剽:抢劫。

答案: b3.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今之众人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 ③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④取之尽锱铢 ⑤架梁之椽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⑦**之心 ⑧后人哀之 ⑨欲人之无惑也难矣。abcd

解析: ①助词,的;②动词,到……去;④⑧代词;⑥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焉”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盘盘焉,囷囷焉 ②或师焉,或不焉 ③时人异焉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⑤且焉置土石 ⑥去今之墓而葬焉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⑧焉用亡郑以陪邻 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⑩于我心有戚戚焉。ab

cd解析: ①语气助词,意同“然”,…的样子;②④句末语气词;③代词,相当于“之”;⑤疑问代词,**,怎么;⑥⑦兼词,于此,于之。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思厥先祖父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则足以拒秦 ④**之心,日益骄固 ⑤用之如泥沙 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⑦多于市人之言语。

ab.①②cd.②③

解析: “足以”“骄固”“泥沙”“言语”古今意义均相同,分别为:“完全可以,够得上”“骄横顽固”“泥土和沙子”“说的话”。

①祖父”古义:祖辈与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②“气候”古义:天气(雨雪阴晴);今义: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⑥“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答案: c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为名词作动词,吃饭。

答案: c7.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句读之不知 ②而今安在哉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⑧吞舟是漏。abcd

解析: ①均为宾语前置句,③⑤均为定语后置句,④⑥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8.默写句子。

1)六国破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蜂房水涡。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4)同是写秦朝**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

5)羽扇纶巾,谈笑间早生华发。

6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8)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0)戍卒叫,函谷举。

答案: (1)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焚百家之言多于南亩之农夫 (5)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6)乱石穿空一时多少豪杰 (7)人道寄奴曾住 (8)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9)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0)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9.翻译下列句子。

1)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译文。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答案: (1)(宫女的)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久立远盼,等候皇帝驾到。

2)想想他们的祖辈与父辈,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

3)秦国人来不及哀怜自己,只有后人来哀怜它;后人哀怜它却不借鉴它,又让后来的人再来哀怜后人了。

二、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袁聿修传(节选)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

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为信。

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劭忻然领解,报书云:

“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净寡欲,与物无竞竞:争。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报:报告。

c.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遗:赠送。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间:嫌隙,不满。

解析: 这里的“报”应该是“回复”“批复”。

答案: b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①以:因为,②以:

把。b.①而:

连词,表顺承关系;②而:连词,表转折关系。c.

①之:结构助词,的;②之:主谓之间,可不译。

d.代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短语。

答案: d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b.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c.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d.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解析: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答案: d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 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2019届高三语文基础及时训练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二十五 答案。1 c chu ng chu ng x n x n b.xi ng sh ng j j k k c.t ng d ng p p ji j d.ru nu y y zh sh 2.a 捞稻草 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因人成事 依赖别...

2019届高三语文新起点测试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均不相同的一项是。a 古刹 刹那吭声 沆瀣一气偌大 落落寡欢。b 强迫 增强蹩脚 惊鸿一瞥豺狼 裁剪合体。c 模板 模型拔擢 牛山濯濯嫩绿 愣头愣脑 d 纤细 纤手粗犷 旷日持久弊端 麻痹大意。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撼胁肩谄笑目...

2019届高三化学基础复习试题综合卷

重庆市綦江中学高2014级高三 上 周周清。化学试卷。命题 郝巧巧审题 霍之中。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北京奥运会 水立方 游泳池中的水主要是通过砂滤 臭氧和活性炭来净化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b 臭氧可以消毒杀菌是因为臭氧有强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