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发布 2023-12-23 23:20:11 阅读 7038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2.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

4.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6.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7.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处:2h2o+2e-═h2↑+处:2cl--2e-═cl2↑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0分)

8.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

2)试剂a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

5)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7)已知:2ch3cho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9.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作负极的物质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fe2+直接还原no3-;

.fe2+破坏feo(oh)氧化层.

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

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表: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

10.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过程ⅰ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i:2fe2++pbo2+4h++so42-═2fe3++pbso4+2h2o

ii:… 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

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

b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 __选填序号).

a.减小pb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 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11.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cu+cu2+,cu2+cui↓(白色)+i2.

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

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2-的理由是。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按图形式呈现).

b.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__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__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 __有关.

202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6分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 c2h5oh b hno3 c naoh d hcl 2 6分 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 k b na c fe ...

202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6分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2 6分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2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 本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6分 古丝绸之路 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 瓷器 b 丝绸 c 茶叶 d 中草药。2 6分 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 中文名 ti n 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