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语文试卷 正卷

发布 2023-12-27 13:40:06 阅读 4329

2024年株洲市八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7 页。时量 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斟酌(zhuó) 袅(niǎo)娜屋椽(chuán) 羽扇纶(ɡuān)巾。

b.游说(shuō) 倩(qiàn)影佳肴( yáo) 清沁( xīn)肺腑。

c.浸渍( zì) 酣(hān)畅岑(cén)寂殒( yǔn)身不恤。

d.峥嵘(rónɡ) 榫(sǔn)头国粹( cuì) 咬文嚼(jiáo)字。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点缀克隆叱咤风云安然无恙。

b.酝酿炒作冰雪消融家喻户晓。

c.斑斓蜷缩兴高采烈锦上添花。

d.寥廓和霭礼上往来急不暇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b.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不仅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c.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湖南文化产业却呈现盎然生机。来自各地的客户不绝如缕,文化产业部门一片繁荣景象。

d.创新,首先要不满现状,要有变革的欲望,有更高的追求。如果固步自封,不求进取,便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4.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郁达夫——散文。

b.《老人与海》——海明威——**。

c.《再别康桥》——徐志摩——诗歌。

d.《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戏剧。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和农历年的春联。

abcd.②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文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

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6.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习惯于走熟路。

b.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应该寻求典故。

c.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d.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生流弊。

7.对选文中“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套板反应”是指一件事发生时你立即联想到一些头脑中已有的套语滥调。

b.就作者说,“套板反应”是创作动机的仇敌。

c.“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d.就读者说,“套板反应”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习惯的力量十分深广,沿着习惯去做,就可以轻松地创作出新的文艺作品。

b.韩愈说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他自己多次失败后得出的教训。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出现“套板反应”,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d.报纸杂志和尺牍宣言中的文章,都是“套板反应”的作品。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2题。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劳:功劳。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劣,无能。

c.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上。

d.且相如素贱人素:朴素。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a.我见相如,必辱之b.吾羞,不忍为之下。

c.徒慕君之高义也d.蔺相如固止之。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1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廉颇炫耀自己的地位、战功,羞辱蔺相如,表现出他的居功自傲和等级观念。

b.蔺相如“称病”、“避匿”,表现出他因曾是舍人而自卑,不敢面对廉颇的挑衅。

c.蔺相如对门客说的一番话表现出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质。

d.廉颇“肉袒负荆”,登门谢罪,体现了他知错能改,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

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

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不欲与廉颇争列。

译文: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译文: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共6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山不厌高周公吐哺曹操《短歌行》)

(4)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每空2分,共4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抒怀的意象。这首词是“咏梅”的杰作,它意在言外,成功地运用了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品格。

2024年语文试卷答案 正卷

1.b 说shu 沁q n 和蔼礼尚往来 不绝如缕 原比喻形势极其危急。比喻技艺 学说等继承者稀少,但未失传。也比喻声音等细微,但未中断。在此使用不当,可用 络绎不绝 4.a 郁达夫应为朱自清 8.c素,向来,本来 结构助词,的 其余为代词 11.a 12.b 13 1 不想 愿意 打算 和廉颇争位...

2024年思品正卷答案

娄底市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参 及评分标准。思想品德。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b14b2d15c 3b16a4c17c 5d18b6a19a 7c20a8d21c 9c22c10d23d 11c24a 12d25a 13d二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假如你是小...

2019无锡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正卷 答案

绝密 启用前。参 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 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 b。2 d。3 a。4 b。5 c。6 b。7 d。8 a。9 c。10 b。11 d。12 d。二 填空题 共9小题 13 不变 改变。14 冰 冰熔化要吸热。15 木块b被撞的距离 控制变量法。16 速度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