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发布 2023-12-28 08:20:11 阅读 2867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育计划。

听力障碍。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 )内打“√”不正确的,请在( )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 失神性发作称之为癫痫大发作。

2、( 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

3、( 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个性化。

4、( 智商低于70的儿童是智力障碍儿童。

5、( 特殊教育就是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

6、( 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7、( 全纳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8、( 发声障碍就是指嗓音障碍。

9、( 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

10、( 所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智力都是正常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安置方式。

2、简述产生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

3、简述生态学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举例说明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模拟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需要儿童。

全纳教育。智力障碍(中国)

手语。自闭症。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 )内打“√”不正确的,请在( )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势必造成哑。

2、( 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3、( 脑瘫是病弱的一种表现。

4、( 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5、( 我国2024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低视力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以上。

6、( 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声音障碍和语流障碍。

7、( 特殊教育就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开展教学。

8、( 兔子跑了”读成“肚子饱了”,这是构音障碍中的扭曲错误表现。

9、( 语言发展迟滞就是指不会说话。

10、( 随班就读就是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迪诺的特殊儿童的“瀑布式安置体系”。

2、简述随班就读原则。

3、简述听障儿童的感知特点。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谈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模拟试卷c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教育。个别差异。

视觉障碍。早期干预。

手语。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 )内打“√”不正确的,请在( )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 残疾人就是指心理、生理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的人。

2、( 言语障碍包括构音障碍、失语症和发音障碍。

3、( 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4、(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弱智学生,每班以2人为宜。

5、( 智商低于70的儿童是智力落后儿童。

6、( 我国2024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听力残疾一级,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dbhl以上。

7、( 癫痫是肢体障碍的一个类别。

8、(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9、( 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10、( 随班就读就是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资源教室方案的特点。

2、简述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

3、简述多动症的表现。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我国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模拟试卷d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需要儿童。

随班就读。智力障碍(美国2024年版)

定向行走。个别化教育计划。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 )内打“√”不正确的,请在( )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2、( 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

3、( 脑瘫是病弱的一种症状。

4、( 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5、( 根据听力损伤部位,可以将听觉障碍分为传音性听觉障碍和感音性听觉障碍。

6、( 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盲文进行学习。

7、( 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

8、( 兔子跑了”读成“肚子饱了”,这是构音障碍中的替代错误表现。

9、( 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10、( 语言障碍包括构音障碍、失语症和发音障碍。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特殊教育发展方针。

2、简述多学科团队合作。

3、简述重度情绪障碍儿童的特征。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在教育中关注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

模拟试卷答案。

模拟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儿童:对于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早期干预: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系列服务的措施。

随班就读: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它不是把特殊儿童简单地放在普通班里,而是要创造条件,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一份由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定,它应记载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需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学目标等。

听力障碍: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 )内打“√”不正确的,请在( )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 失神性发作称之为癫痫大发作。

失神性发作称之为癫痫小发作。

2、( 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

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及躯干麻痹。

3、( 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个性化。

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4、( 智商低于70的儿童是智力障碍儿童。

智商低于70,且伴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是智力障碍儿童。

5、( 特殊教育就是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

特殊教育就是针对特殊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

6、( 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低视力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7、( 全纳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8、( 发声障碍就是指嗓音障碍。

9、( 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

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和手指语。

10、( 所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智力都是正常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安置方式。

1)特殊教育学校。

指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招收适合在校学习的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制一般为九年一贯制。

目前,大陆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有三类: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辅读学校)。

2)特殊教育班。

指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3)随班就读。

指在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里就读。

2、简述产生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

许多专家倾向于将儿童、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主要归咎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因为儿童的行为模式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其中较具影响作用的有:

家庭的自然结构。一般认为,家庭的自然结构是否完整,和儿童的情绪与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不完整的家庭对情绪与行为得发展非常不利。对儿童的正常发展而言,父母的作用缺一不可。

研究表明,缺乏母爱,会使儿童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的障碍,容易表现出孤独、冷淡、粗暴、内向等。

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两个方面。(1)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和谐与否同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发展有着至为重要的联系。

夫妻关系紧张、夫妻之间发生冲突,一方面会使孩子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情绪上的紧张,另一方面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接触到的往往是烦恼、暴躁和不安,甚至是粗暴的行为表现,他们可能会对双亲或其中之一产生厌恶、反感,渐渐地表现出各种不良的行为。(2)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尤其是早期过程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亲子关系不融洽,儿童在情感上被忽视或对立起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态度。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过分控制,并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一套,给孩子造成相当大的焦虑。据研究,儿童咬指甲癖及尿床等症状常常便是由焦虑所引起的一种情绪释放。

有的父母对儿童过于顺从,过于保护,助长了儿童控制他人、藐视社会的欲望,可能会导致其行为失控、跋扈、***等倾向。还有一些父母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希望与要求,无端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之中。此外,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不一致,也会使儿童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甚至引发孩子说谎、欺骗、离家出走等行为反应。

3、简述生态学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体是在真实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个体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因此,应将特殊儿童置于现实的环境中考察,从他们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进行。

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应注重个体对环境的双向适应性。因此,生态学的方法不仅仅致力于改善儿童的学习和行为本身,而且强调要改善儿童周围的环境。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将一个特殊儿童的异常行为归结于他(她)的障碍,事实上,儿童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累积结果。来自家长、同伴、老师、邻居的态度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与表现,例如,面对一个有沟通障碍的儿童,疏远的态度可能导致儿童进一步的障碍表现,而积极的、支持性的态度则可能有效地缓解儿童的沟通问题。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许多特殊教育方案,尤其是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计划,都涉及到改变家庭环境,帮助家长学会有效的教养方式。

特殊教育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模拟试卷。模拟试卷a 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随班就读。个别化教育计划。听力障碍。二 判断改错 每小题4分,共40分 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 内打 不正确的,请在 内打 每题判断2分,模拟试卷。模拟试卷a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儿童。早期干...

特殊教育学校先进事迹

求,以全面施行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心教育为主线,通过开展争创 巾帼文明岗 争当 巾帼建功明星 活动,组织引导女教职工更新教育观念,改良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建立 教育 就业 训练一体化 的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补偿缺陷 纠正行为 身心 培养能力的教育,努力铸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生存技能,促进了学生...

辽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答案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一 参 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a 4 b 5 c 6 d 7 b 8 a 9 c 10 a 二 多项选择题 1 cde 2 abcd 3 abc 4 abcde 5 abcde 6 abcd 7 ace 8 acd 9 ac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