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发布 2023-12-29 09:55:12 阅读 2130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2. 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该元素是( )

a. 铁 b. 碘 c. 钙 d. 锌。

3. 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可用于**肿瘤,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3 c. -2 d. +2

4.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唾液(ph约6.6-7.1) b. 胃液(ph约0.8-1.5)

c. 胆汁(ph约6.8-7.4) d. 血液(ph约7.35-7.45)

5. 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6. 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

7. 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有机物。

b. 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 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 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8. 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9.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25g甲充分溶解于100**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可析出晶体。

10. 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5.0分)

11. (5分)近期,央视对“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的消息进行辟谣.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

1)棉花属于 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肉松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3)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4)制作肉松饼使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

12. (7分)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的有机物,如秸秆、蔗渣等.

1)农业废弃物经发酵处理可获得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闽籍科学家张俐娜发明了一种快速溶解农业废弃物的“神奇溶剂”.该“神奇溶剂”中氢氧化钠、尿素和水的质量比为7:12:81.

“神奇溶剂”是一种溶液,其溶质有。

某次生产需用到100kg“神奇溶剂”.现仅用氢氧化钠溶液和尿素来配制,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列出计算式即可).

利用该“神奇溶剂”溶解农业废弃物生产的新型纤维素膜,在土壤中能完全降解.利用此膜替代普通塑料,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__写一点)

13. (6分)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x的数值为。

“11”指的是 __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 __填离子符号).

2)如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__填标号);

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__有关;

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__

14. (7分)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a不可能是 __填标号);

a.mg b.fe c.ag d.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c为碳酸钠

c与d的反应属于 __填基本反应类型);

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写一个);

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 __种.

15. (15分)(1)化学小组选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仪器的名称:a是 __b是。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__填标号,下同)和 __

2)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 乙:

.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端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

实验3]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 __

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 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6. (5分)“人工固氮”每年能生产11.9亿吨氨(nh3),反应原理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人工固氮”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2)每年全球“雷电固氮”约能固定0.98亿吨氮气,“人工固氮”固定氮气的质量相当于“雷电固氮”的 __倍.

参***。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b 5. d 6. d 7. a

8. a 9. c 10. d

二、简答题。

11.(1)天然;(2)蛋白质;(3)肉松;(4)5:48

12. (1);(2)①氢氧化钠、尿素;②;

白色污染。13. (1)①8;②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③na+;(2)①bc;②分子种类;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14. (1)c;(2);(3)①复分解反应;

15.(1)①试管酒精灯;② b d;

2)①;无法判断碳酸钾是按照反应甲的原理产生,还是按照乙原理生成的氢氧化钾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的;③反应乙不是造成碘化钾泛黄的原因;④向瓶内加入少量水;⑤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16. 解:(1)设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x

答: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9.8亿吨.

2)每年全球“雷电固氮”约能固定0.98亿吨氮气,“人工固氮”固定氮气的质量相当于“雷电固氮”的.故填:10.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3分 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2 3分 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该元素是 a 铁 b 碘 c 钙 d 锌。3 3分 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 as2o3 可用于 肿瘤,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3分 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2 3分 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该元素是 a 铁 b 碘 c 钙 d 锌。3 3分 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 as2o3 可用于 肿瘤,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3分 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2 3分 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该元素是 a 铁 b 碘 c 钙 d 锌。3 3分 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 as2o3 可用于 肿瘤,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