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高考《生活与哲学》二模选择题汇总

发布 2023-12-30 04:20:14 阅读 4979

1.“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进化中生存下来,是因为我们对真实世界有乐观的幻觉,相信现实会比原来更好,这驱动着人类去超越自己,发挥潜能,”人类学家的上述说法,强调了。

a.乐观的幻觉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b.真实世界与乐观幻觉之间存在着冲突。

c.超越自己、发挥潜能,不应抱有幻想。

d.乐观的态度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2.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先是以国内市场换取国外先进技术,继之以自主创新,最终将高科技产品输出给世界。发展我国的制造业。

既要利用外部条件,又要重视内在因素

要在联系和发展中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

应坚持辩证否定,实现向自身的回归。

应善于抓住机遇,保持事物原有性质稳定。

abcd.②④

3.“利率上调是如何影响gdp的?如果**调整财政预算,经济将会怎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萨金特和西姆斯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创立了一系列方法,用于研究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看,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a.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b.源于经济学家智慧的思考。

c.构建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d.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4.作为我国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专家,70多年来,吴老足迹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从天安门广场改建到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从三亚到丽江;从京津冀到南水北调沿线城市都有他的代表作品,其成就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这说明

a.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b.创造物质财富是人生价值的唯一源泉

c.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大小

d.劳动付出与回报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志。

5.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称,其生态变化不仅影响着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而且也成为亚洲大陆对流层中部的“中流砥柱”,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

从哲学上看,这一决定有利于。

a.兼顾主次矛盾,促使主次矛盾相互转化。

b.树立整体观念,发挥整体对部分的影响作用。

c.利用关键部分的功能和变化,促进整体发展。

d.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认清事物的本质。

6. 图6漫画《智者》(作者:罗琪)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c. 坚持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原则。

d.在实践中不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今年是***“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回答第题。

7.“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当年荡气回肠、振聋发聩的声音,对当前的改革开放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这主要是因为。

a.改革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改革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改革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南巡讲话”成功动员了全党全国人民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牢笼。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舞台上由最初的反角,逐渐演变为正面配角,再到正面平行主角,最后成为真正的主角,最生动不过地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说明。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把握事物性质。

abcd.③④

提高扶贫标准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9.读图9,我国扶贫标准的变化表明。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10. 在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1.“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漫天的星斗;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经典中的智慧;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面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下列选项中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 把握分寸,过犹不及d.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2.基于图8所示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

a. 立足整体,促进二者协调增长 b. 把握联系,实现二者统筹兼顾。

c. 把握重点,避免二者相互制约 d. 创造条件,防止二者循环往复。

13.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

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4.图14漫画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是。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b.实践处于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

c.实践是认识的**和发展动力。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身于实践。

解读评析2024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北京高考最后一场理综生物考试落下帷幕,记得2010年的时候,理综生物卷总分从72分提升到了80分,题型分布和考查方向就发生很大变化,命题的灵活性显著超越全国卷,成为理科生不得不去面对的各科当中得分率最低的 拦路虎 科目。很快十年过去了,生物明年的卷面总分将提升至100分,考试时长也将延长至90分钟,...

2024年高考生物必修二试题分类

招远一中2015 2016学年度第1学期单元 综合 检测试题。学生姓名班级 1 q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q rna 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 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 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 如图所示 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 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

2024年北京市清大附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三 版含解析

一 选择题 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1 6分 2015北京校级模拟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 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 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