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发布 2024-01-01 13:20:06 阅读 2454

通过对作者登建康赏心亭所见所感的鉴赏,使学员深刻体会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领略辛词豪放悲壮的艺术风格, 从而激发学员对苟且偷安者的憎恨以及对祖国江山的无比热爱。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本词的创作背景。

2.体会稼轩体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3.背诵本词。

三、作者简介。

一)生平。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从小就受到“忍辱待时”,伺机报国的思想的教育,“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22岁时,辛弃疾率领两千人马,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抗金救国的活动。但是,不久以后,耿京为叛徒所杀害,辛弃疾激愤万分,以五十骑人马,直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突破金兵包围,驰奔宋朝。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鹧鸪天》)

辛弃疾智略超群,深谋远虑,当时就有人把他比作“隆中诸葛” 。但是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种种的猜忌和排挤。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所采用。

他曾经三次被罢官。42岁的壮年,就被**去职,居住在江西上饶农村10年。52岁被起用,3年后又遭到诬陷,被迫丢官,赋闲8年。

一生中宝贵的近20年的光阴,就是在“闲居”中度过的。 1207年9月,辛弃疾在铅山故居含恨赍志而殁,终年68岁。

“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怀。”

(《水调歌头》)

笔作剑锋长”

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

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

词苑丛谈》卷四引黄梨庄语)

二)创作。辛弃疾的词,有今人邓广铭编注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共收现存的辛词六百二十余首。这些词中最令人受到感染的是抒写爱国情怀、描写田园风光这两方面的词。

1.抒写爱国情怀的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满江红》)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任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2.描写农村风物的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

1、继承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里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商心亭为叶丞相赋》)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贺新郎》)

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理语、庾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2、善于塑造奇伟不凡的形象

“水随天去秋无际”,“红旗铁马响春冰”,“倚天万里须长剑”,“乱云急雨,倒立江湖”,“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

3、能刚能柔,既雄深雅健、沉郁顿挫,又兼收并蓄,化刚为柔。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一、 写作背景。

水龙吟》作于孝宗乾道五年(1169),作者35岁,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作者已南下多年,虽有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不受重用,年华虚掷,难遂报国之愿,于是借登临观览,抒发了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之情。

五、朗读。六、内容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上片:第一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第二层: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山: “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咏桂林山水》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皮日休《缥缈峰》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第三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落日:比喻国势衰微的南宋王朝。

断鸿:失群的孤雁,比喻作者飘零的身世。

江南游子:指代作者自己。

第四层: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

拍栏干 :“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

北宋刘概。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第一层: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登临意”之一:

张翰思归 ”一典,写明不愿忘怀时事,弃官归隐,表白抗金的决心。

第二层: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登临意”之二:

“求田问舍”是再次用典,一方面是表明自己不愿弃官回乡作富家翁,同时也是对朝廷那些不思抗敌,只顾求田问舍的达官贵人的讽刺。

第三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登临意”之三:

桓温北伐时的感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反映了作者对朝廷不肯使用抗战人才,北伐无望的愤慨。

第四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自伤英雄抱负不能实现,心头郁结,得不到慰籍。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

主题。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七、艺术特色。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白雨斋诗话》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 看拼音写词语。c ng y zh o y o r n p ng f g i gu l m n ji l n du tu ji n 二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1 蟋蟀的洞穴 xu xu 被青草遮挡着。2 这棵榕树的枝叶之间没有一点缝隙 x x 3 小猫玩的时候,头撞 zhu ng ch...

小学教育 2019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9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 试卷评价 本次四年级数学试题以教材为基准命题,命题符合课标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检测,具有相当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题型包括了计算题 填空题 判断题 选择题 操作题 解决问题和思考题七大题。试题全面考查了四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本技能的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9 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时间过的飞快,转眼期末考试就要来临了,如何复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呢?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2019 2019学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一 日积月累1 看拼音写词语。y u hu w q n cu l n 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