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二

发布 2024-01-03 07:50:12 阅读 8866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袅( niǎo)娜蹂躏驰骋(chěng ) 稍纵即逝。

b.慰藉(jī) 浮躁悬虚眼花瞭乱。

c.禁锢(gù) 羸弱慨叹钟灵毓(yù)秀。

d.匮乏(kuì )雾霭玄虚坦荡如砥(dǐ)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写作就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你可以在学识、技巧各方面已有足够的准备,但是没有一个,它还是不能成文。就像一座火山要等百年千年才喷一次,也有可能永远的岩浆,沉默不语。

a.喷发契机怀抱。

b.喷涌时机环抱。

c.喷发时机怀抱。

d.喷涌契机环抱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组是。

a.烦恼是一种情绪,它和快乐一样,伴随我们成长。

b.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c.淡定,指在名利**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d.一年来,***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规范的是:

a “读书要趁早,而且要多读、多背经典,完全不用强调对文章以及字句的理解,”成曾樾回忆起儿时的阅读方法,“我现在很多所谓出口成章的东西,都是儿时背下来的。”

b.出身不好,身体又弱,打架**的生涯与他无关,**和读书是他少年时的最大安慰和寄托。

c.有时候,想到自己的书架上放着这样一本书,就好像自己的房间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d.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采取“三重奏”的阅读方法:泛读和精读相叠、阅读与思考同步、初读和重读结合,把书中内容读透,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小题。

离开“表情包”,还能愉快聊天吗?

微信聊天中,当对方说了一件糗事,或者讲述了一段奇葩的经历后,你会怎么回复?说“太好笑了”或者“天呐,竟然会有这样的事”?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第一动作是,从表情包库里找到一个“笑哭了”的表情,点击发送。

然后,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个表情,能代替文字,甚至比文字更具表达效果。这不是夸张,而是很多人的共识。

笑哭了”是emoji表情包中的一个,它被官方解释为“喜极而泣的笑脸”,但网友们更愿意在具体情境下赋予它各种不同的含义。这个**于日本的emoji表情包,如今已经席卷全球。今年年初,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称,76%的成年人会在工作交流中用到emoji。

这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年头,不用表情包,真是没办法聊天了!”

在国内,表情包更是社交网络上的聊天“标配”。2024年4月,腾讯社交用户体验设计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中国网民表情报告》。这份报告借助qq表情**的后台大数据,呈现了2024年的表情故事。

报告显示,2024年qq全年表情发送量超过5338亿次,在8亿qq用户中,超过90%在聊天时使用过表情。其中,“呲牙”表情以超过10亿次的发送量拔得头筹,“亲亲”排名第三,广受欢迎的“抠鼻”表情位列第七。

喜欢用表情或**来表达自己,这符合人际沟通的自然规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与行为科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楠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

人在面对面交流时,除了语言之外,还会通过表情、动作、姿态等非言语行为传达自身的情绪、态度、偏好等,这些非言语行为在人际交流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固有的、自然的行为模式。“但最初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交流,以文字形式为绝对主导,这实际上只保留了面对面交流中的言语信息,而且还是去掉了语气、语调的,表情等各种非言语信息被完全忽略了。”赵楠说。

这种并不符合人际沟通自然规律的交流方式,主要受限于技术条件。所以,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更好的交流方式当然也随之出现了。

社交**的活跃和表情包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在文字之外,还可以传达一定的非言语信息,以弥补单纯文字交流的不足,使之更加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赵楠说道,“可以说,表情包的大量使用,是电子环境中人际交流的形式不断进步、不断向面对面交流贴近的自然结果。”

除了日常交流外,现在年轻人喜爱的表情包还部分承担着“黑”的功效。它们往往是电影、电视剧中表现夸张的片段画面,再搭配以生动的文字。比如,尔康的鼻孔、雪姨的眼睛等。

在赵楠看来,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些**能够很好地实现在人际交流中传达情绪、调节气氛的功能。同时,这些**在内容上往往**于年轻人所熟悉的动漫、影视剧等流行文化产品,因此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接纳和喜爱。

”赵楠说,“另外,社交网络兴起后,具有不同年龄、爱好、教育与职业背景的用户自发形成了大量不同的网络社群,不同网络社群在表情包的选用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社群的成员选用在该社群中流行的表情包,既是缘于收藏保存的便利,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体现。”

对于表情包的风靡,有人认为,因为冷冰冰的、没有语调的文字信息很容易被人们处理成偏向于负面的讯息,所以表情包的使用并不是给原有的文字增加多少意思,而是非常有效地给出了这条信息应该被解读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限制,表情包这种情绪指引作用在当前也可能会适得其反。虽然现在国际统一码联盟已经开始将emoji规范化了,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还是对emoji容易造成的理解分歧表示了担忧。

研究人员在**中指出,无论在情绪色彩还是含义上,emoji造成理解分歧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同一个代号的emoji长相可能差别很大,发送者和接收者看到的emoji可能根本就不同。这样看来,emoji一个用不对,友谊的小船说不定说翻就翻了。

对此,研究者建议,将emoji图标的设计统一,将更加有利于交流,减少误解的可能性。同时,可以改善emoji设计,让它传递的信息变得更清晰。在未来的研究中,他们还会将文化差异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考虑到表情包设计中,并帮助人们开发适应网络时代的语言分析新技术。

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5.下列对“表情包的火爆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微信聊天中,很多人的共识是一个表情甚至比文字更具有表达效果。

b.人们普遍认为,这年头,不用表情包,真是没办法聊天了。

c.在国内,表情包是社交网络上聊天的标准配置。

d.报告显示,2024年qq全年表情发送量超过5338亿次,8亿qq用户中的90%使用过表情。

6.下列对“表情包大量使用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面对面交流时,除了语言外,还会有表情、动作、姿态等非言语行为传达情绪、态度,所以在网络聊天时喜欢用**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符合人际沟通的自然规律。

b.由于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给网络聊天使用表情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撑。

c.电子环境中人际交流形式不断进步,不断向面对面交流贴近,导致表情包大量运用。

d.部分表情包承担着“黑”的功效,能很好的传达情绪,调节气氛,广受欢迎。

7.下列对“表情包的使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情包的使用并不是给原有的文字增加意思,而是非常有效的给出这条信息被应该被解读的方向。

b.在技术不够完善的背景下,表情包有可能被错误理解从而导致适得其反。

c.研究者认为,只要将emoji图标的设计统一,就减少了聊天误解。

d.为了使表情包传递的信息更清晰,表情包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等因素,并需要开发适应网络时代的语言分析新技术。

三、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曰:

“《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②。’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无以慰我。

”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有所阙⑤,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

④卜:此指选择。⑤阙:

同“缺”。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

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8.对文中加点的词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以为痴或:有人。

b.尝得瓜果尝:曾经。

c.谧乃感激感激:感谢。

d.躬身稼穑躬:亲自。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b.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c.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d.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甫谧将瓜果送给叔母,叔母还是认为他称不上孝子。

b.叔母对皇甫谧的要求是多读书,受教育。

c.皇甫谧到乡人席坦那里拿了很多书,勤奋学习。

d.从教育结果看,叔母对皇甫谧的教诲可以与“孟母三迁”相媲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12.根据提示填空。(10分,每空2分)

1)二者不可得兼《孟子》两章》)

2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中诗人“自许”的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陆游《书愤》)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二

一 语基 20分 一 用诗文原句填空。12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饮酒 但愿人长久。举杯销愁愁更愁。沉舟侧畔千帆过。甲光向日金鳞开。论语 十则 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初中所选的不少古诗词中都渗透着作者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例如 理想在辛弃疾心中就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二

第 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 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袅 ni o 娜蹂躏驰骋 ch ng 稍纵即逝。b 慰藉 j 浮躁悬虚眼花瞭乱。c 禁锢 g 羸弱慨叹钟灵毓 y 秀。d 匮乏 ku 雾霭玄虚坦荡如砥 d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2024年中考模拟题 二

2007年政治中考 题 二 第 卷 选择题共2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 不选 错选均不得分。1 我国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建立社会基本保障制度 对困难家庭孩子上学实行 两免一补 政策等措施,这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