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基础题期末

发布 2024-01-04 14:20:05 阅读 9714

高三期末汇编之2015基础题。

西城。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应该说,捍卫儒家“道统”的甲 (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倾(qīng)向。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惩(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义气用事的草率之言。

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非理性仪式。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框范天下。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 乙 (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载(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

中国文化人最丙 (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倾(qīng)向捍卫。

b.惩(chěng)罚义气用事。

c.载(zài)道言志泱泱大国

d.拈(niān)花一笑逻辑。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雨打芭蕉叶带愁 b.影入平羌江水流。

c.遥望洞庭山水翠 d.雪拥蓝关马不前。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热情更熟习b.激情更熟悉。

c.热情但熟悉d.激情但熟习。

4.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儒家道家佛家b.儒家佛家道家。

c.道家佛家儒家d.佛家道家儒家。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两只大熊猫入驻多伦多动物园以来,每天入园的游客可谓摩肩接踵,这样大增的人气令园方非常满意。

b.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表示,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

c.在电影《关云长》中,饰演曹操的姜文霸气十足,在出演文戏时也同样挥洒自如,屡曝金句,十分抢戏。

d.冬歇期间,北京国安的引援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五名外援已全部确定,内援也已有了心仪的人选。

6.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近期要召开主题班会,班委拟邀请部分家长参加。下面邀请函中用甲、乙、

丙、丁标记的四句话,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家长您好: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班定于下周三下午四点在本班教室。

召开“成长与梦想”主题班会。(乙)衷心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班会,帮助我们点亮心中的理想明灯。(丙)请务必准时参加,并认真准备好一份简短发言,切切!

(丁)热切期盼您的光临,同时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心参与和鼎力支持。

高三文科班班委会。

2014年1月21日。

a.(甲b.(乙c.(丙d.(丁)

有家长在班会现场接听**,影响到班会的正常进行。下列提醒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不好意思,麻烦您到外面去接听好吗?

b.您能出去接**吗?我们在开班会呢!

c.请您注意,教室内是禁止接打**的。

d.尊敬的家长,请您注意点自己的形象!

7.“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柳”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②③题。

有些诗句虽然不着“柳”字,却能让人品味出在咏柳。下列各诗句中,不是咏柳的一项是(3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c.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d.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古人送别时常常会折柳相赠,主要是因为“柳”“留”两字谐音。下列与这一手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b.孔夫子搬家——净是输。(歇后语)

c.外甥打灯笼——照旧。(歇后语)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水浒传》中,在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的他,将垂杨柳连根拔起,只惊得众泼皮目瞪口呆。这个人物是(2分)

a.林冲b.鲁智深c.李逵 d.杨志。

答案:1.(2分)b(b项应为“惩(chéng)罚”“意气用事”)

2.(2分)d(根据被贬谪的特定情境及联句的相关要求作判断)

3.(2分)b(热情:热烈的感情。激情:

强烈激动的情感。更:更加。

但:但是。熟悉:

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4.(2分)a(根据儒、道、佛不同的主张判断)

5.(3分)c(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有口皆碑:

比喻人人称赞。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6.① 2分)c(“认真”与“切切”的说法不妥)

(2分)a(注意时间、场合以及交流对象、交流目的等方面的要求)

7.① 3分)c(c项是写柏树)

(2分)d(a项“晴”谐“情”,b项“输”谐“书”,c项“旧”谐“舅”,d项包含哲理但不是谐音双关)③ 2分)b

东城。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

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逻辑(jì) b. 牵强(qiánɡ) c. 褒贬(bāo) d. 另辟蹊径(bì)

2.文中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妥贴b.支离破碎 c.雅致 d.引申。

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格调方向形式奇妙。

b.腔调倾向形势奇妙。

c.腔调方向形势微妙。

d.格调倾向形式微妙。

4.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断章取义b. 特立独行 c. 别出心裁 d.推陈出新。

5.下列谜作的谜面,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胸前一钩新月b.车马炮出击。

脚底两瓣残花相士将出战。

c.有风不动无风动d.荷展小池静。

不动无风动有风莲枯风雨喧。

6.下列谜作猜的都是古诗文中的语句。请根据提示的内容,在方格内填写相关的诗文。(限选其中四道题)(4分)

1. (2分)c 2. (2分)a 3.

(3分)d 4. (3分)b 5. (3分)a6.

(4分)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海内存知己③当春乃发生④乱石穿空⑤早岁那知世事艰⑥怅寥廓。

2024年北京市语文高考新变化及样题

1 一道延伸题的分数由原来的10分增至12分,增加的2分给语言表述 2 剩下8分分入现代文小阅读4分,题量由原来的2道变为3道,增加的1道题出题形式灵活,可比较 链接 延伸。3 如延伸题出在文言文,4分加入古诗鉴赏 如延伸题出在古诗鉴赏,4分加入文言文,可考主观性的翻译或简答题。4 说明 延伸题可出...

2019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启示

作文 生活,体现时代精神。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大山深处的肚子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 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首先从选择的材料看,把一名普通铁路工人...

2024年普通高考北京市语文试题

个人总结。回顾2011年的工作经历,我在上级领导的培养指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取得了较步,现将有关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注重学习,加强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始终坚持以 理论和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思想认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