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发布 2024-01-05 03:50:08 阅读 3051

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受到抗原刺激后能直接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以加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以“小泡”的形式进行转换,说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完全相同。

c.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生成atp

d.同一个洋葱根尖细胞中,细胞核内含有尿嘧啶,细胞质中含有胸腺嘧啶。

2.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利用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斯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右图中对照组表示过度肥胖老鼠未服用阿斯匹林时,120分钟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实验组表示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斯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分钟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为0时,实验组老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注射胰岛素后,两组老鼠的血糖浓度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

肥胖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胰岛素无法调节。

血糖浓度。服用阿斯匹林后,肥胖老鼠的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反应,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

abcd.③④

3.图甲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③ b.图甲中,④内co2浓度最高。

c.图乙中,⑥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d.图乙中,⑧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4.下图中①~④表示某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连续**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着丝点的**发生在③→④过程中。

b.处于①和③时期的细胞分别为精(卵)原细胞和次级精(卵)母细胞。

c.基因突变发生在①→②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③时期。

d.图中b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相对数量的变化,c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相对数量的变化。

5.2024年7月,日本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发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之前都有asura的大量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细胞有丝**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

6.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存在差异。

b.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从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c.b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若该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a可代表甘。

油,b可代表k+

7.下图表示控制某多肽链合成的一段dna链,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多肽链中有4个“—co—hn—”结构。

b.决定该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上图dn**段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8.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dna

b.乙图可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

c.丙图中ⅰ、ⅱ两个种群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d.丁图中,当生长素浓度大于g时,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

一)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多种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a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b、c、d、e分别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条件下,马铃薯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表示)co2速率(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1)由表可知影响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有。

除图中所示外界因素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还有 (列举两项)。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条件是 。

3)由表中数据可知,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温度高于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温度,原因是。

二)下图中甲表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丙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除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当温度为20℃时,光合速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用柱形图表示光照强度为l3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

℃时的光合速率。

3)丙图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b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正常生长,则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千勒克司。

4)由丙图可知植物处于该森林的上层。

30.下图表示某研究所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二倍体植株a(aabb)作为实验材料繁育植株b、c、d的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通过途径获得植株b、c的过程中都应用了一种生物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要想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来繁育植株;假如植株a叶肉细胞中某个基因中的碱基t被替换成a,这种改变只能通过途径。

传递给后代。

3)植株b和植株c不能直接杂交产生后代,原因是若将植株b和植株c在幼苗时期分别用秋水仙素诱导处理,形成植株e、f,e、f杂交产生的后代为倍体。

4)植株d与植株c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假如植株d与植株c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5)已知植株a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核基因控制),现有通过途径1获得的植株b幼苗若干(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高茎与矮茎的显隐性关系。(要求用**表示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40.【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gfp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下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请分析回答:

1)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有启动子。

和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过程③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进行过程④前,利用。

技术可以获得数目更多且基因型相同的绿色荧光小鼠。

2)由于gfp基因与其他目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不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由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因此gfp基因也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

3)由于荧光蛋白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所以科学家通过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该工程最终是通过设计。

序列来完成的。

理科综合试题参***和评分标准。

26.(16分)(一)(1)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2分。答不全不得分)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离子(2分。答不全不得分)

2)全光照、co2浓度为℃(2分。答不全不得分)

3)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2分)

二)(1)光照强度为0~l2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光照强度大于l2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不变(2分。答不全不得分)

2)见右图(2分。错一处不得分)

3)2(2分) (4)a(2分)

1) 细胞的全能性(1分)(2)1(1分) 2(1分)

3)植株b为单倍体,高度不育(或植株b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1分)

三(1分)(4)9/16 (2分) 4/9(2分)

5)(8分。方案一或方案二及其他合理答案均得分)

方案一: 高茎植株b(单倍体)(1分) 矮茎植株b(单倍体)(1分)

秋水仙素处理(1分) 秋水仙素处理(1分)

1分)高茎(纯合二倍体) ×矮茎(纯合二倍体)(1分)

子代(所显示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分)

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模拟试题

山东省微山一中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一摸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细胞纤连蛋白由多条相似的肽链组成,肽链上大多具有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位点,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粘着,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纤连蛋白对于许多类型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必需的。下列...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六

考试用时 45分钟试卷满分 90分 第 卷 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组成生物膜的脂质中脂肪最丰富。c 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d 细胞器膜是...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五

考试用时 45分钟试卷满分 90分 第 卷 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都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 机器 的核糖体。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