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发布 2024-01-05 07:35:13 阅读 3971

考试科目**:

一、考试要求。

充分理解与熟练掌握通论知识内容与体系,能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与体系准确分析各类文献语言材料,解释各种文献语言现象;具备较为扎实的文献功底和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

考试科目名称:古代汉语。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献阅读。

将通过对文献的句读,翻译,解释重点字、词、句等进行综合考察,其难度不会超过教材中的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或者《史记》列传的难度。文中教材(包括文选与常用词)出现过的词语将不会注释。第二部分:

通论。一、工具书查检(一)工具书及其分类。

二)汉语字典辞书的主要编排方式(三)字典辞书的注音方式(四)字典辞书简介.《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经籍纂诂》.《辞源》.《辞海》.《经传释词》.《词诠》

《诗词曲语辞汇释》二、汉字学通论(一)汉字的内涵(二)汉字的形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古文。小篆。隶书。

楷书。二)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构造与“六书”理论()“六书”名称的由来()“六书”的具体所指()四体二用。

)“六书”理论与汉字结构辨析。汉字结构与本义的探求()汉字的本义()汉字本义的探求方法(三)汉字的职能。通假。假借。分化字。异体字。古今字。繁简字。

三、词汇学通论(一)古代汉语词汇简况。单音词。复音词。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三)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感**彩的变化()词义褒贬的变化()词义轻重的变化(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定义。

)词的本义的探求方法。词的引申义()词义引申的方式()词义引申的规律。

四、语法学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活用与兼类的区别。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二)古汉语的双宾语句(三)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的前置句。

由“是”与“之”复指宾语的前置句。没有任何标志的前置句(四)动量成分的位置(五)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的特点。

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判断句的表达功能。语气词“也”的特点(六)叙述句,矣字,焉字(七)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被动句式。

介词“于(於、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助动词“见”表示被动。“为……所……”式。“被”字式。

八)语气词“矣”的用法(九)语气词“焉”的用法(十)否定句,否定词。否定句代词做宾语前置。“不”“弗”的用法。

“毋”“勿”的用法。“未”的用法。“否”的用法。

“非”的用法。“无”的用法。

“莫”的用法。

十一)疑问句,疑问词。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代词“谁”“孰”“何”的用法。

疑问代词“安”“恶”“焉”“胡”“奚”“曷”的用法。疑问语气词“乎”“诸”的用法。

疑问语气词“与”(欤)“邪”(耶)的用法。语气词“哉”的用法。几种表示反问的说法。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人称代词“尔”“汝”“若”“而”“乃”“其”“之”的用法。指示代词“是”“兹”“尔”“若”“然”“焉”“诸”“或”的用法。“者”的用法。

“所”的用法。“者”和“所”的区别(十三)连词,介词。

介词“于”(於)“以”“为”“与”的用法。连词“与”“而”“以”“则”“且”的用法。“然而”“然则”“虽然”的用法(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语气词“夫”“其”“唯”的用法。

词头“有”“其”“言”“于”“薄”的用法。词尾“然”“乎”“焉”“如”“尔”的用法。

五、音韵学通论(一)《诗经》的用韵母。《诗经》的韵例。《诗经》的韵部。

二)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什么是双声。什么是叠韵。三十六字母。什么是古音通假。假借字的两种情况。常用假借字的辨析。

六、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注释的主要体式。传注类。章句类。集解类。

义疏类。音义类。征引类。

二)古书注解的基本内容及用语。注释的内容。

)解释词义()疏通文意()讲解语法()注明音读()校勘文字()说明修辞()分析句读()诠释典故()考证明制()阐发哲理。古注的术语。

七、詩律與詞律。

简要介绍五七言古诗特点以及词律,重点在于近体诗格律,其重点和难点皆在于平仄求学习本节之后,.对“粘对”、“拗救”、“一三**论、二四六分明”等要领。

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分析近体诗的平仄。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句数、字数有定:律诗八句(排律多于八句),绝句四句。每句或五字或七字。每句五字者称五律(五绝),每句七字者称七律(七绝)。(二)押韵要求严格。

双数句押韵,单数句不押韵;第一句押不押韵皆可。五律以首句不押韵为常见,七律以首句押韵为常见。.必须押平声韵。.押韵必须以韵书为依据。

三)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四)要讲究平仄。

律诗必须由律句构成,五言律句的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所有律诗均是由上述律句排列组合而成。.律句的排列要遵守粘对规则。

“一三**论,二四六分明”:每句的。

二、四、六字在节奏点上,位置重要,因此平仄必须分明,即符合律句的规定。每句的。

一、三、五字不在节奏点上,位置相对次要,因此其平仄一般可以不论。但“一三**论”是有条件的,其条件是:

不能犯孤平:即在“平平仄仄平”的律句中,第一字的平仄不能不论。如第一字用了仄声;那么,除了句尾之外,就只剩下一个平声,这就是犯孤平。犯扳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必须避免。

不能出现三平调:即在“仄仄仄平平”的律句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如第三字用了平声,全句成为“仄仄平平平”,最后三字全为平声,这就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体诗所常用的,近体诗也应避免。

因此,真正“一三五”不论的,乃是“仄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仄”两种律句。七言律诗由此类推。

所谓拗救: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句叫做“拗”。拗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出现了拗,就要救。所谓救。就是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在适当的地方,该仄的地方用平,以为补救。

反之亦然。拗而能救,即不为病,具体地讲,常见的拗救有以下三种:

孤平拗救:对“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拗,必须救,救了之后,就不算犯孤平。救的方法是本句自救,即五言第一字如该平而仄,后边第三字就必须该仄而平,以为补偿。即: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句型的拗救:拗救之后的格式为“平平仄平仄”。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句型的拗救:救的方法是对句相救。如“仄仄平平仄”的第三字该平而仄,则于对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救之,该仄而平。即。

正常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拗救格式)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三、题型结构。

解释术语题(共题,每题分,共分).分析题(共题,每题分,共分).简述题(共题,每题分,共分).文献阅读题(共题,每题分,共分)

四、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校订重排本,年。

《古代汉语》,王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桂林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616 考试科目名称 高分子化学。总分150分,三小时答完。考生注意 1。请将答题写在答卷纸上,写在试卷上视为无效。2 考试需带普通计算器用具。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c 2 官能团等活性理论。3 自动加速现象...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校自命题科目复习提纲。261日语二外。日语二外考试包括三部分内容 语汇 文法和读解。1 语汇。1.1要求掌握体言 用言的性质和特征。包括 数词的用法 体系和指示词 常用的形式体言。动词的活用形 自动词和他动词 授受关系的动词 形容词 形容动词的活用形。1.2要求掌握连体词 副词 接续词 感叹词的性质...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A

济南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报考专业及 结构工程 081402 试题科目及 结构力学 461 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 草稿纸上无效 一 选择题 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后有一个序号,请选择该序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对右图结构体系进行几何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