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发布 2024-01-05 11:35:15 阅读 5371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

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a型题)04-1.提出"邪去则正安"论点的医家是。

a.张子和。

b.李杲。c.刘完素。

d.朱震亨。

e.李时珍。

04-2.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互根关系。

a.阴在内,阳之守也。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阳在外,阴之使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04-3.根据五行规律,脾病及肝属于。

a.相克。b.相侮。

c.母病及子。

d.相乘。e.子病犯母。

04-4.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最主要依据是。

a.解剖形态。

b.所在部位。

c.阴阳属性。

d.经脉络属。

e.功能特点。

04-5."虚"的主要病机是。

a.正气不足。

b.功能减退。

c.抗病能力下降。

d.气血虚亏。

e.津液亏耗。

04-6.急躁易怒主要与下列哪项功能失调有关。

a.神不守舍。

b.髓海空虚。

c.肝血不足。

d.肝升太过。

e.心神失养。

04-7.阴损及阳的病机主要是指。

a.阴虚不足,虚阳上亢。

b.外感阴寒之邪,伤及阳气。

c.阴液亏损,虚热内生。

d.阴寒壅盛,阳气浮越于外。

e.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

04-8.《灵柩·经脉》所载"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此为何经之别的病变。

a.手少阴心经。

b.任脉。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04-9."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病机是。

a.肝气上逆。

d.血随气升。

c.气机逆乱。

d.火气上逆。

e.肺气上逆。

04-10,下列哪组经脉的循行均通过其经别到达头部。

a.手太阳与足少阴。

b.手少阴与足大阴。

c.手阳明与足阳明。

d.手太阳与足太阳。

e.手太阳与足阳明。

04-11.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的是。

a.奇经。b.别络。

c.经别。d.经筋。

e.正经。04-12."天癸"的产生取决于。

a.先天禀赋的充盛。

b.机体元气的充沛。

c.肾中阴阳的平衡。

d.肾中精气的充盈。

e.水谷精微的充养。

04-13.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若雾露之溉。

b.主气之升发。

c.通行宗、营、卫三气。

d.原气之别使。

e.主宣发与肃降。

04-14.下列哪项是脏腑精气衰竭的表现。

a.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b.体瘦能食,舌红苔黄。

c.体瘦颧红,**枯干。

d.体瘦食少,舌淡苔白。

e.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04-15.外感秽浊之气,热毒内盛可见。

a.白腻苔。

b.黄腻苔。

c.积粉苔。

d.灰黑干燥苔。

e.黑苔而滑。

04-16.睡时汗出,醒时汗止,称为。

a.盗汗。b.绝汗。

c.自汗。d.大汗。

e.战汗。04-17.肝阳上亢头痛的特点是。

a.重痛。b.胀痛。

c.窜痛。d.灼痛。

e.隐痛。04-18.腹痛作泻,泻后痛减;或大便时干时稀,排便不爽,此证属于。

a.肝郁脾虚。

b.肾阳虚。

c.脾阳虚。

d.湿热。e.食积。

04-19.妇女月经先期而来,量多,色深而质稠,此证属于。

a.气不摄血。

b.肝气郁滞。

c.血热内迫。

d.寒凝血瘀。

e.气滞血瘀。

04-20.下列哪项不属于牢脉的特点。

a.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b.超过本位。

c.坚牢不移。

d.往来艰涩。

e.端直而长。

04-21.下列哪项不是湿邪为病的主要表现。

a.困重。b.闷胀。

c.酸楚。d.无汗。

e.舌苔腻浊。

04-22.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的主要鉴别症状是。

a.面色萎黄。

b.唇睑淡白。

c.月经量少。

d.舌质淡白。

e.脉细无力。

04-23.形寒肢冷,脘腹冷痛,纳呆。呕恶,大便稀溏,肢体浮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滑,此证属于。

a.脾气虚。

b.脾阳虚。

c.脾肾阳虚。

d.寒湿困脾。

e.寒滞胃肠。

04-24.下列哪项是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共有症状。

a.心悸怔忡。

b.畏寒肢冷。

c.心痛入夜加剧。

d.舌淡胖苔白滑。

e.脉沉迟无力。

04-25.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加剧,腰膝酸软,心悸气短,此证属于。

a.心肺气虚。

b.肾不纳气。

c.肺气虚。

d.肾阳虚。

e.肾气不固。

04-26.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的主要鉴别症状是。

a.食欲不振。

b.气短懒言。

c.面色萎黄。

d.大便稀溏。

e..腹痛喜暖。

04-27.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

a.《开宝本草》

b.《图经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品汇精要》

04-28.菊花具有而桑叶不具有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

b.清热解毒。

c.清肝明目。

d.凉血止血。

e.清肺润燥。

04-29.生地黄的性味是。

a.辛苦寒。

d.苦淡寒。

c.酸苦寒。

d.咸苦寒。

e.甘苦寒。

04-30.具有祛风通络,杀虫止痒功效的药物是。

a.海风藤。

b.海桐皮。

c.络石藤。

d.臭梧桐。

e.桑枝。04-31.具有渗利兼补益特点的药物是。

a.木通。b.通草。

c.泽泻。d.茯苓。

e.猪苓。04-32.**肝火犯胃,呕吐吞酸,黄连常配伍。

a.丁香。b.干姜。

c.花椒。d.小茴香。

e.吴茱萸。

04-33,山楂的归经是。

a.脾、胃、肾。

b.脾、胃、肝。

c.脾、胃、肺。

d.脾、胃、大肠。

e.脾、胃、小肠。

04-34.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

a.杀虫行气。

b.杀虫利水。

c.行气利水。

d.行气疏肝。

e.行气健脾。

04-35.主治肺胃出血的药物是。

a.人黄。b.地榆。

c.黄芩。d.紫珠。

e.荆芥。04-36.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化痰药的主治病证。

a.惊厥。b.癫痫。

c.丹毒。d.瘿瘤瘰疬。

e.阴疽流注。

04-37.研末冲服,不入煎剂的药物是。

a.鸡内金。

b.礞石。c.琥珀。

d.大戟。c.三七。

04-38.羚羊角、天麻、钩藤的功效共同点是。

a.息风止痉,清热解毒。

b.息风止痉,平抑肝阳。

c.息风上痉,清肺平喘。

d.息风止痉,清肝明日。

e.息风止痉,祛风通络。

04-39.**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常选用的药物是。

a.山药。d.西洋参。

c.白术。d.黄芪。

e.太子参。

04-40.再造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熟地黄、怀午膝。

b.生附子、炮干姜。

c.怀牛膝、枸杞子。

d.熟附子,煨生姜。

e.制乳香、制没药。

04-41.旋覆代赭汤原方中旋覆花和代赭石的配伍用量是。

a.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三两。

b.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二两。

c.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一两。

d.旋覆花二两、代赭石三两。

e.旋覆花一两、代赭石三两。

04-42.健脾丸的功用是。

a.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b.健脾和胃,消痞除满。

c.健脾和胃,化食消痞。

d.健脾消痞,渗湿止泻。

e.健脾消痞,化积除湿。

04-43.磁朱丸的功用是。

a.益阴明目,镇惊安神。

b.镇心安神,潜阳明日。

c.镇心安神,滋阴潜阳。

d.重镇安神。养血明目。

e.镇心安神,滋阴养血。

04-44.体倦气短,口渴多汗,舌燥咽干,脉虚细者,治宜选用。

a.生脉散。

b.清暑益气汤。

c.当归补血汤。

d.竹叶石膏汤。

e.清燥救肺汤。

04-45.完带汤证的病变脏腑是。

a.心、脾。

b.脾、肾。

c.肝、脾。

d.肝、肾。

e.脾、肺。

04-46.苏子降气汤证的病变脏腑是。

a.脾、肺。

d.肺、胃。

c.脾、肾。

d.肺、肾。

e.脾、肺、肾。

04-47.镇肝熄风汤中少佐生麦芽的主要用意是。

a.疏肝解郁。

b.疏肝和胃。

c.消食护胃。

d.和中护胃。

e.消食化积。

04-48.回阳救急汤**"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之证,若症见"呕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原方注明当加用。

a.生姜汁。

b.盐炒吴茱萸。

c.高良姜。

d.炒蜀椒。

e.盐炒小茴香。

04-49.桂枝汤**"太阳中风",若兼见"项背强几几"者,宜。

a.加用麻黄。

d.加用芦根。

c.加用葛根。

d.增大桂枝用量。

e.增大芍药用量。

04-50,二陈汤**"风痰",《医方集解》加减法中指明应加用的药物是。

a.黄芩、胆星。

b.南星、竹沥。

c.干姜、细辛。

d.防风、白芥子。

e.枳实、厚朴。

04-51."主病之谓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语出。

a.张仲景。

b.何柏斋。

c.李东垣。

d.张元素。

e.程钟龄。

04-52.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的用意是。

a.补气利水。

b.补气行血。

c.补气生血。

d.补气升阳。

e.补气固表。

04-53.**阴虚火旺之郁证的最佳方剂是。

a.知柏地黄丸。

b.当归六黄汤。

c.黄连阿胶汤。

d.滋水清肝饮。

e.百合固金汤。

04-54.患者腹中雷鸣彻痛,胸胁苦满,呕吐,舌苔白,脉沉紧,**宜选。

a.乌头桂枝汤。

b.金匮肾气丸。

c.附子粳米汤。

d.通脉四逆汤。

e.暖肝煎。

04-55.痫证的主要病位是。

a.心、脾、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肾。

e.心、肝、脾。

04-56.患者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心。

悸,苔溥,脉弦。其治法是。

a.理气化痰平喘。

b.清热泻火理气。

c.疏肝清肺化痰。

d.开郁降气平喘。

e.豁痰理气化瘀。

04-57.哮证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是。

a.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b.宿痰内伏于肺。

c.邪客于肺,气道不利。

d.痰瘀相搏,气道被阻。

e.脏腑虚弱.气失所主。

04-58.患者身热转甚,振寒,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喉中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a.清肺化瘀消痈。

b.宣肺清热化痰。

c.清热化痰理气。

d.清肺解毒排脓。

e.肃肺化痰行气。

04-59.患者神志恍惚,谵语,烦躁不安,咳逆喘促,咯痰不爽,继则嗜睡,昏迷,抽搐,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滑数。其治法是。

a.豁痰熄风定痫。

b.熄风通络镇痉。

c.清热化痰开窍。

d.涤痰开窍熄风。

e.豁痰顺气平肝。

04-60.阳明经头痛的部位是。

a.在前额部,连及目系。

b.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处。

c.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

d.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e.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04-6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辨别中风之闭证与脱证的依据。

a.口开目合与口噤不开。

b.手撒肢冷与两手握固。

c.二便自遗与大小便闭。

d.呼吸气粗与呼吸低微。

e.肢体软瘫与肢体强痉。

04-62.瘀血阻滞,气血壅遏而导致的内伤发热。**宜选。

a.通瘀煎。

b:血府逐瘀汤。

c.通窍活血汤。

d.调营饮。

e.桃红饮。

04-63.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苔少,脉细数。**宜选。

a.当归六黄汤。

b.知柏地黄丸。

c.麦味地黄丸。

d.玉屏风散。

e.左归丸。

04-64.水肿证见湿热久羁,化燥伤阴。**宜选。

a.六味地黄丸。

b.二至丸。

c.猪苓汤。

d.五苓散。

e.大补阴丸。

04-65.患者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宜选。

a.二冻汤。

b.六磨汤。

c.温胆汤。

d.导痰汤。

e.通幽汤。

04-66,患者腹大坚满,脘腹绷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暗,苔黄腻,脉弦数。其治法是。

a.清热化湿,理气利水。

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

点评。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已经结束,从所了解的试题情况观察,主要题型和内容应该是在预料之中,总体难度不大,考试成绩应该不差主要有几个特点。一 全面体现了2012年数学考试大纲对各类考生考试的要求。表现在。1.考试始终坚持考查目标,注重于对考生的数...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语言理论基础科目 602 一 考查目标。语言理论基础 考试科目主要是测试考生对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程度。要求考生理解理论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理论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北师范大学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生物化学 自命题 科目 717 一 考查目标。生物化学科目考试考查目标要紧包括 掌握四大生命物质 糖 脂 蛋白质和核酸 的组成 性质 结构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分离纯化的有关技术方法 掌握重要生命调节物质酶和维生素的有关知识 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