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发布 2024-01-05 13:20:02 阅读 4078

北京市2024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物理主要在3方面进行了修订,即调整了体例结构;修订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中4个知识点相关内容;更换题型示例中5个题目。

1、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的修订。

1)增加1条分项细目。

在知识点“机械能”中增加分项细目“机械能”,考试目标层次为“了解”。

理由: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主题三能量”下的第二个二级主题即为“机械能”,在课标第28页“机械能”的内容标准中要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从考生的认知过程看,了解“机械能”的概念,是学习这一主题的基础。

因此增加对“机械能”的考查要求,既体现课标要求,也是理顺知识线索,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

2)拆分1条分项细目。

将分项细目“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拆分成两条。

在原《考试说明》知识点“能的转化与守恒”中只有一条分项细目,即“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现将其拆分为两条“1、能量守恒定律;2、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对这两条的考试目标层次要求均为“了解”。

理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广泛渗透在各门学科中,并和各种产业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分内容对于考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十分重要。

课程标准也将“能量”作为三大主题之一,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及“能量守恒定律”的要求较高。原《考试说明》对这条细目表述的实际上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但没有明确对“能量守恒定律”做要求,现将这条细目拆分成两条,目的就是更为明确要使考生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同时明确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以促使考生认识生活实际中的能量形式及能量转化。

3)修订1条分项细目。

修订知识点“平面镜成像”中分项细目“平面镜成像特点”,改为“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考试目标层次仍为“了解”。

理由:平面镜成像是日常生活中考生最常见的光现象之一,与考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修订后,“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应用”更体现了对知识应用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贴近了实际。

4)调整1条考试目标要求。

知识点“机械能”中分项细目“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由“理解”调整为“了解”。

课程标准第28页中“机械能”主题内容标准的第(1)条的叙述为“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要求用实例来说明,是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的,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总之,与2024年相比,考试内容、知识点的个数没有变化;分项细目的修订共涉及5条,表现在条目总数上是增加了2条,且所涉及的各种变化考试目标要求层次均为“了解”,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没有太大影响。

2019北京市中考物理二模多选

13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一定增加 c 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d 0 的物体也具有内能。14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改变,但电磁铁的磁极不能...

2024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一 单选。1 北京市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a 36v b 63v c 220v d 380v 2 下列物质是绝缘体的 a 人体 b 铜线 c 大地 d 塑料。3 船闸的原理 a 连通器原理 b 帕斯卡原理 c 阿基米德原理 d 功的原理。4 下列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 a 用电炉烧水 b 给蓄电池充电 c...

2024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a p的大小为500pa b f浮的大小为0.2n c 物体b的密度为7g cm3 d 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 二 多项选择题 13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b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 放在磁场中的导体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