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景泰县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发布 2024-01-05 14:05:03 阅读 7097

2、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

试卷中的命题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使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例如第题分别以光的自然现象形成、冰壶比赛、火箭升空、易拉罐与高压锅的使用、阿勒泰雨雪灾害、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活动等内容为背景,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试题全面落实《新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现**性、开放性、综合性。

实验与**题包括第题,其共同点是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突出科学**能力考查,基本涵盖了科学**能力的各个要素;计算与论述题包括第题,体现出较好的开放性、综合性,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且是新课程教学和新课程背景下考试改革应该倡导的发展方向。

4、试题对教学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今年中考试题对促进课程改革实验,促进物理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即是注重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卷中大部分的题都是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第题是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第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试题源于教材,贴近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试题设置实验**,强调对能力的考查。对此,我们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按照课标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是我们今后的行动方向。

二、抽样成绩状况分析。

1、全县抽样总体情况(样本210份)

全县抽样最高分是75分,抽样平均分为46.47分,得分率为58.1%,总体情况良好。

抽样及格率为68%,抽样优生率为26.1%,识图、作图题的得分率为51.3%,实验**题得分率为51.

4%,但仍是我县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试题。

2、各大题抽样分段情况。

各大题中段分段学生分布较多,反应出我县学生基础总体较好。单项选择题得分低于9分的学生比例达到22.9%;填空题得分低于7分的学生比例达20.

3%;识图、作图题得分低于3分的学生比例为36.4%;实验与**题得分低于8分的学生比例为21%;计算题得分低于8分的学生比例为21.15%。

3、总分抽样分段情况。

高分段人数偏少,中等成绩人数比例高,低分段聚集学生较少,考生基础较好,课程改革的成果得到体现,为我县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考生答题质量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以及应用图形对物理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考题几乎题题创设物理情境,与生活密切相关。考查中没出现死记硬背公式、概念等现象。

从学生答题得分率57.8%来看,说明学生的得分率不高,第小题有学生得分率较低,主要是每道题的知识点考查较广,不是单一知识的问题。选择题得分率最高的是第3小题,原因是本题所供选项都贴近学生生活,有实际感知或体验的。

失分最严重的是第小题,本题设置为多选题考察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难度偏大。

第二大题填空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等物理知识。由上表二可知得分率76%,说明学生普遍得分较高。考题给学生的第一感觉便是熟悉、容易,从而增强了学生考好物理的信心,使学生能顺利进入下面试题的解答,这是试题依据新课程理念及课程标准命题成功所在之处。

但阅卷中发现学生第小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不知道如何参照物理数据来处理数学数据,导致失分严重,说明学生课程整合资源、结合实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三大题识图作图题,得分率51。3%应属偏低。本卷作图第15小题以此形式出现,考察的知识点简单但又让学生不能得满分,关键是学生不认真识图审题来按要求补画光路图,从而导致不得满分。

第16小题是中考作图得分最低的一道题,具有一定的**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展示自己特长和潜能提供了机会。考察知识点较复杂,考察的图形有故意绕弯之嫌,使得很多学生看不懂题意,学生得分不高或不适应做这种题,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够,提醒我们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17题属于一道认识电路常规训练题,得分比较理想。

第四大题实验**题是新课程评价学生过程性学习能力的一种常规题型,试题的设置上没考死记硬背的问题,而是考查学生处理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科学**的某些环节。本大题得分率51.4%在五大题中得分较低。

一是反映了我们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平时没有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是反映学生的生活经历、动手能力程度较低。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培养。

第五大题论述计算题得分率53.3%,是本卷五大题中得分率较高的一大题。计算题没有设置繁杂的计算,完全符合新课标降低物理试题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

考查的是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从而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年论述计算题生活性强,没有绕弯的。但学生解题依然不理想,本次计算题失分主要在第21小题第一小问单位换算,因没有具体公式且数字较大,学生基本运算功底较弱,还有的学生甚至1度=3.

6x106j记错,导致失分。在第22小题第。

三、四小问中对电动机效率中的有用功、总功分不清楚,因无法计算,导致失分。本大题反映学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提醒我们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四、教学反思建议。

1、尽快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改革。

近年中考物理试卷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依据新课标,注重科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试题的设置与生活密切联系。仔细分析近年中考试题考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像以前一样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机械记忆及套用,而是通过具体情景,考查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说明纯知识考查在减少,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在增加,学生身边的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联系紧密的知识考查在增加。

所以,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之下,教师理应积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坚持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比知识的训练更重要的理念,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要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加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了解物理对科技发展,改变生活质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将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的形成过程。因现在的试题很多都取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及社会实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要重视开展学生实验,希望老师们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确实做好书本规定的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物理知识点为载体,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发散开来,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

并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些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尽可能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展物理小实验,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科学**,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新标准》要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部分教师只注意培养尖子生,而那些基础、能力偏差的学生却被忽视。从阅卷中可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一些基础性物理知识和计算都不会,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忽略基础知识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平时教学抓起,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加帮助,多鼓励。

事实告诉我们,凡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落实得比较到位的学校,他们学校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都会比较高,使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4、立足平时,注重基础。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组成物理学的基本元素,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学好物理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多下功夫,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建立概念,形成规律;让学生在相应物理情景中应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抓好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抓好物理主干知识的教学,如密度,压强,机械效率,比热容,欧姆定律,电功率等,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掌握得好一些。掌握好一些,是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要理解得深一些,能用这些知识来分析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但不要求作繁难的计算。

5.注重各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和综合教学

要学好物理,要有较高的语文,数学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各学科都能均衡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基础;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关注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科学发展对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实验,注意引领学生参加科学**,尽可能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促使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诚然,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中考评价的变革。我们只有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才能对以后的物理教学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才能决胜将来的中考。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一分析 物理

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一 物理试卷分析。2016年的第一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渗透中考命题的一些理念,与以往相比有所变化,现在针对试卷特点作分析,希望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以及教师教学有所帮助和借鉴。一 试卷结构 1 10小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1 17小题填空题,每空1分,...

2024年恩施中考物理试卷

恩施州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说明 本卷中g取10n kg 卷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mm b.8dm c.8m d.60m 解 一般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宽度在8m左右 故选c2.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

2024年苏州中考物理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是某同学所作出的一些数据估测,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 一支新的 中华2b 铅笔长度约为17 5mm b 考场现在的温度约50 c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 2m s d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