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下语文模拟一试卷 银川

发布 2024-01-07 10:10:12 阅读 4018

科目:语文

说明: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分。

一、积累(36分)

1.默写。(16分)

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白露未晞。 (蒹葭》)

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王湾对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王湾《次北固山下》)

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在《论语》中,表达向一切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论语》)

出师表》中陈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诸葛亮《出师表》)

2.依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

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他”是请写出他的一篇作品名称。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

纵横( )荡金( )辉煌大有( )益和( )悦色

4.2024年4月23日是 “第23个世界读书日”。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上联,围绕“读书”话题,对出下联。(2分)

上联: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

下联。5.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

如眼前一亮,我猛然看到了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名扬海外的《故乡的回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交错的双桥坚致而又苍老②斑剥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③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

6.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空格限制)(2分)

参考消息网3月 25**道美媒称,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旨在将中国航天员送往月球和更远的深空,这将令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相形见绌。

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3月20日援引美国《航空周刊》报道,当中国准备在本世纪30年代初执行探月任务时,这种运载火箭将能够把50吨人员和货物送往月球。

报道称,长征九号的下一步研制工作是完成一款火箭发动机验证机,中国称之为工程样机。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这款火箭发动机样机设计通过燃烧煤油来产生480吨推力。据报道,负责研制这款火箭发动机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aapt)已经制造出了它所使用的大型涡轮泵,设计使用液氢燃料的二级和**发动机也在研制之中。

报道称,长征九号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且野心最大的运载火箭计划。中国航天业界的一名高级**说,长征九号的总起飞推力与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土星五号火箭的推力相近。

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能够将63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而长征九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百吨。

7.育才中学九(1)班将开展“过有意义的生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生日观,班级准备邀请该校李校长在4月20日上午9点到班级作一次报告。请你以班长的名义给李校长写一封邀请函。

(3分)

8.对1950—2024年出生人群的抽样调查表明,当今,旅游已成为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

材料二:中国民众出境游群体调查。

材料三:中国民众出境游类型调查。

从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的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材料三中,三幅图代表了中国民众出境游的三种主要类型。请结合材料。

二、三,**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这三种类型哪一种会成为中国民众出境游的主要趋势,并简述你的理由。(2分)

二、阅读(40分)

一)(16分)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忠之属也。10.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6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11.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

12. 《三峡》和《小石潭记》文中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13.《马说》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二)(10分)

知识的责任。

罗家伦。①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所谓知识的责任,既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

②担负学术责任,它的前提是建立起负责任的思想。怎样才算负责任呢?它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

从这个标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在实验室做实验,受伤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再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为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他们不依赖空想和幻想,他们看重实验,这便是对思想负责任。

③担负学术责任,还要能对这种思想去负责。思想一旦建立之后,就应该去发表,去推进 ,去扩充。在发表以前,当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做出发表的决定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或修正,也没有为别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有力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

比如哥白尼最先发表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它的周围运行,他因此受到教会的**。后来布鲁诺继续研究,认可了这个思想,并极力传播,结果惹怒了教会,被处以极刑。伽利略继起,凭借物理学的证明,发扬光大了这种学说,却为此锒铛入狱。

他们虽受尽困辱,但科学思想因他们的负责而熠熠生辉。

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还应为社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做“社会的良心”。他们要用责任的思想照亮时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如果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

又如何对得起历史先哲的伟大遗留?在中国,知识分子被称为“士”。曾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他的“胸中十万兵”,也是由此而来的。

⑤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 (节选自《历史的先见--罗家伦艺术随笔》,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15.第③段举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三个人的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16.请为第⑤段第句话补充两个事实论据。(2分)

17.说说全文的论证思路。(2分)

18.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需要我们用知识武装自己,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受到哪些启示?(2分)

三)(14分)

麦与镰的季节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

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2024年九下物理模拟一试卷

物理 满分 8 5分 g 10n kg 一 单项选择 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 多选 错选均得0分 2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2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屏幕上的 手影 b.地面上的 树影 c.沙漠中的 海市蜃楼 d.水中的 倒影 23 家庭电...

2024年九下思想品德模拟一试卷

科目 思想品德2018.4 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思想品德为必考科目,满分70分 历史 地理 生物为选考科目,考生须从中选考一科,各科满分均为30分。2.本试卷为开卷考试。可以翻阅自带资料,但必须独立答卷,不得讨论或交换资料。3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

九下物理模拟 一 试卷

物理 85分 分数2016.4.14 一 选择 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0分,不选 多选或错选均得0分,答案填在题后的答题卡内 1 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 吸 并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a 伞面被向上 吸 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气压 b 伞面被向上 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