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历史试卷

发布 2024-01-09 10:15:08 阅读 1800

考点29 史学研究及素养类试题。

1.(2014·浙江文综·t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答关键:灵活运用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选d。a和b表述的主要错误在于考古学在语言发展史研究上并不能发挥作用,c的错误在于历史学术问题需要有准确充分的史料作为依据,并不能靠民主方式解决。通过史料搜集和整理,弄清最早使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就能判断china这一词汇的**,因此选d。

2.(2014·安徽文综·t22)2024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

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史学理论。

解答关键: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

解析】选c。材料讲了存在分歧的国家如何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的问题,要使双方在相互批判中达成历史共识,使国民具有全球意识、区域意识。a表述不准确也与材料主旨无关;b材料强调的是区域意识而不是对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d太绝对,也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3.(2014·山东文综·t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家》绘制的同名***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2024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丙:摘编自2024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

“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与进步共存。

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

解题指南】本题借助“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这一微观情境的创设考查学生历史**意识和创新思维,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类、鉴别能力,考查学生获取和整合历史材料信息、论证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关键是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论证历史问题。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甲虽然不是属于近代的史料,但从影响的延续性和变化的对照性的角度看是重要的史料。第(2)题侧重于对历史结论的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证据充分,浅层次,学生可以得到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鸣凤认为两人的身份不同等。深层次,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体现了当时社会上的平等观念,鸣凤认为两人身份不同,体现了当时封建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等,并由此理解20世纪初的中国新旧交织、进步与保守共存的时代特征。

第(3)题要掌握史料的分类与鉴别使用。本题涉及的是文学与新闻报道两种史料,从史料的真实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来考虑。

答案:(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学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2024年高中历史试卷

考点14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2014 海南单科 t20 1923 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

2024年高中历史试卷

考点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1.2014 四川文综 t8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解题...

高中历史试卷B答案

历史b卷答案。1 5acbab 6 10daaaa 11 15babda 16 20bbabd 21 25ccacb 26 30bddcc 1 举措 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 商鞅变法,军功爵制或奖励军功。2分 目标 限制贵族的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2分 2 措施 梭伦改革 鼓励工商业发展 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