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预防

发布 2024-01-10 12:25:02 阅读 9951

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一、机械伤害类型:

(1)绞伤; 外露的齿轮、皮带轮、光杆、丝杆。车床,铣床,钻床。

事故原因: 摘掉工作帽,不停车。逞能,不停车 。

事故教训:工作前要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要穿好紧身工作服,袖口束紧,长发要盘入工作帽内,操作旋转设备时不得戴手套。

未停车调试机床手指被绞伤。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侧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如必须进行时,则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

防范措施:1.检修机床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严禁开机时调整。

2.处理故障应报维修人员。

3.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2)物体打击;

旋转的零部件不牢固。车床的卡盘,装卡不牢,反车时会飞出伤人。四爪换三爪。旋转的零部件上,摆放未经固定的东西。(床头箱)

事故原因:装夹工件后未进行卡紧确认。未佩戴防护眼镜。

防范措施: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同时对于可能存在伤害的作业,要依照操作规定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它是我们个人防护的最后一道屏障。

3)压伤;冲床、锻床、剪板机。

事故经过:7月23日,某市拖拉机制造厂装配钳工冯某,在操作制动器总成试验台换压盘的过程中,在未停机的情况下,左手伸到压盘下取压盘,被下降的压盘挤压,造成左手中指、食指被压伤。

事故分析:直接原因:是冯某违反操作规程,在设备未停机的状态下,左手到压盘下危险区内取压盘。

间接原因:在操作中停机、开机比较麻烦,操作人员有时嫌麻烦而不停机操作,即违规操作。

防范措施: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在换取压盘等操作时,需要停机后进行,克服操作人员“嫌麻烦”的心理,保证操作人员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4)砸伤;高处的零部件或吊运的物体掉下来砸伤人。野蛮起吊作。

业坠物砸死行人。

事故原因:1.使用未经检验的电动葫芦;

2.擅自拆除电动葫芦的上升限位保护;

3.无证操作特种设备;

4.通道未设围栏及警告标志;

5.起吊现场未设监护人员。

防范措施:1.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不合格起重设备;

2.严禁擅自拆除起重设备的保护装置;

3.严禁非起重作业人员进行起重作业;

4.起重区域应设置围栏及警告标志,并设专人看护;

5.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在起重工作区域内行走或停留。

5)挤伤; 如零部件在运动时,将人身某部分挤住,造成伤害。

事故原因:

1.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作业。

2. 事故的次要原因是安全确认不到位和没有严格执行“三不伤害”造成的。

3 .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两票制度是事故发生的又一个原因。

预防措施:1.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处理故障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在设备出现故障进行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两票制度。

3.启动设备前必须做好安全确认,否则不准启动。

6)烫伤;刚切下来的切屑具有较高的温度,如果接触手、脚、脸部的**,就会造成烫伤。

7)刺割伤:金属切屑都有锋利的边缘,像刀刃一样,接触到**,就被割伤。最严重的是飞出的切屑打入眼睛,会造成眼晴伤害甚至失明。

从上面的案例及讲述中,我们发现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之所以可以预防是:因为它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一定的特性和规律,只要掌握这些特性和规律,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就可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

事故特性:1、因果性。(绞伤)

2、偶然性与必然性。(砸伤)

3、潜伏性。(护罩 )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阳罗洲镇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制度。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则 预防模式 规律分析 预防措施 四不放过原则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和有关法律,制定本制度。一 事故预防的原则。事故预防应当明确事故可以预防,能把事故消除在发生之前的基本原则 1 事故可以预防 的原则 2 防患...

常见安全事故预防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最近天气炎热,突然又有疾风骤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较易生长繁殖,食物里的细菌蠢蠢欲动,如果不小心的话,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会比平时高。大家不仅在外用餐要特别注意卫生,即使在家也要注意食物处理的清洁,才能吃得安全又安心。吃东西时注意卫生,就能减少食物中毒的几率。...

如何预防安全事故

从源头抓起,加强防范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安全是不发生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一种状态,在各工作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控制等手段,依据并适应项目进行中人,物 环境等因素的运动规律,使其技能发挥自身作用,又有利于控制安全事故不致发生的行为过程即为安全控制。保证项目实施中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