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发布 2024-01-10 18:20:11 阅读 805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我们生命的保障,是我们健康的前提。但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从05年的苏丹红事件到06年的福寿螺事件,再到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出现了很多问题,食品安全关系民生,食品安全事件越来越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话题,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在寒假期间,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特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

向消费者发放“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表”,在住宅区进行家庭实地调查,发放700份调查表;在农贸市场、超市进行拦截式调查,发放700份调查表。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结果中,近五成的受访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关注,绝大部分受访者对食品安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关注。,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消费意识明显增强。

2、在获知食品安全的信息的渠道上,45.8%的受访者表示通过电视广播**获取,24%的人从身边人的议论获知,16.8%通过互联网,11.

6%通过报纸。由此可见,作为最主要的传媒介质,电视广播是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网络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也培养起了一大批固定受众。

3、在购买食品,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30%的受访者表示,最常遇到的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常遇“食品过期”的受访者占21.8%;20.5%的受访者表示,常遇“虚假宣传”;此外,还有15.

6%的受访者常遇食品滥用防腐剂、4.6%的受访者常遇使用工业用料加工食品、4.2%的受访者常遇农药残留超标。

4、受访者选择超市和便利店消费分别占到了42.3%和39%;13.5%的受访者选择农贸市场;仅有5.

5%的受访者在马路市场选购食品。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明显优于其他场所,消费者追求采购更健康放心的食品俨然将成为一种趋势。

5、在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方面,31.8%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安全事件是企业家责任意识差、质量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根源在于国家职能部门监而不管及管理手段落后的受访者有30.2%。

此外,还有13.1%的受访者认为,1

根源在于相关企业多、小、散导致管理不善,12.3%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法制体系不健全所造成的,11%的受访者认为市场恶性竞争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6、在食品种类的放心程度上,依次为:水果、粮油、水产、酒类、蔬菜、调味品,最不放心的是肉奶蛋与散装小食品。而散装小食品问题最多,71.

5%.的消费者认为不安全。散装食品与肉禽蛋存在信任危机。

7、调查数据显示,74.3%受访者认为造成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者、经营者的利欲熏心。61.

2%的受访者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消费者认为在承担食品安全的责任上,生产者和经营者责任重大。

8、对于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40%受访者认为食品安全的形势越来越糟,认为食品安全形势一直没有改变和前几年差不多的受访者占人表示,食品安全形势越来越好。消费者对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存在不满。9、当问及应从哪方面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时,机构入手,让监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支持率排在第二的观点是细化食品检验检测指标和内容,占40%;另外还有18%罚制度,杜绝食品企业造假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10、关于食品监管,35.1%的受访者认为权责分明,将监管集中到一个权威部门,让监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是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保障。认为加大处罚力度,杜绝食品企业造假是食品安全最重要保证的受访者比例为有18.

5%的受访者认为,扩大消费者监督权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为,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改善食品安全现状的建议与措施。

1、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原料查验等制度;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制度;采取行政、认证等到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良好卫生规范、良好农业规范和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技术等先进管理规范,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9.5%;另有24.7%的42%的受访者表示应从监管。

2、认真督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修订、制定工作。加强宣传培训和督促检查,严格实施食品安全标准。

3、加强检验检测。加强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加大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逐步建立延伸到农村地区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收集、报送。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重点食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责令企业召回。

改进监督抽检手段,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排查举报线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执法衔接,联合开展监督抽查,相互通报情况,提高监管效率。

5、强化行政执法。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评议考核,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问题;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查处食品安全重大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6、加强食品行业自律。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企业诚信体系;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7、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工作。

落实监管责任,加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做到快速、有序、高效地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危害;进一步完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全面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8、加强《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监管部门依法履职的意识、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营造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

9、**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监督部门的监督,使公众能及时全面的了解食品安全的信息。

3 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常用食品添加剂种类。一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防腐剂。纳他霉素 苯甲酸 苯甲酸钠山梨酸 山梨酸钾 丙酸钙脱氢乙酸钠 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没食子酸丙酯茶多酚 tp 特丁基对苯二酚 tbhq 磷脂维生素e谷光甘肽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 二 改善食品感官 色香味 着色剂姜黄 ...

3 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方便面与人体健康 评价表。评价指标评价要素。i级指标。ii级指标。研究方向明确。评价等级及分值。a 5分 b 4分 c 3分 d 2分 学生自评。得分。本课题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对课题研究很明确课题的研。不明确课题研明确课题的研究。究方向,很清晰方向认识不。思路究向。课题研究思路够,较模糊属于学科研...

食品安全调查

o qq空间。o 开心网。o 新浪微博。o 豆瓣网。您好,为了更好的了解民众对于食品安全关注程度以及为有关部门更好的规范食品市场提供依据,特开展这次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此次我们的问卷采用不记名制,可以保证您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答案并无对错之分,仅作为我们课题研究之用,请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