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复习题

发布 2024-01-10 20:20:11 阅读 5247

说明,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1、按**分,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2、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一般可分为:细菌造成的食品腐败、霉菌导致的食品霉变、酵母引起的食品发酵。

3、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 、尼泊金酯、丙酸钙、和等 。

4、 下列防腐剂中使用的ph范围较广的一种是:_c___

a)苯甲酸钠b)山梨酸钾

c)尼泊金酯d)丙酸钙。

5、下列防腐剂中不属于酸性防腐剂的是:_c___

a)苯甲酸钠b)山梨酸钾 (c)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d)丙酸钙。

6、影响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

答:(1)、ph值;(2)、微生物的污染;(3)、热处理;(4)、溶解与分散;

(5)、防腐剂的协同作用;

7、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机化学防腐剂有脱水醋酸及其盐、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过氧乙酸等。

8、目前常用的生物防腐剂主要有溶菌酶、壳聚糖等 。

9、油溶性抗氧化剂中,常用的有 ( bha)、(bht)、(pg) 等。天然的有等。

10、食用天然色素按照其**不同可分为3类,植物色素是天然色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动物色素:如紫胶红、血红素等。微生物色素等。

11、普通食品常用的护色剂包括常用的护色助剂有 、 和等。

12、氧化性漂白剂作用比较强,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而且有的残留量也较大。这一类的漂白剂包括二氧化氯、亚氯酸钠、过氧化苯甲酰等。

13、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主要包括和等。

14、食品抗氧化剂中,油溶性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bht)、(pg)和 (tbhq)等,它们使用时,常配合使用增效剂,如柠檬酸、磷酸。水溶性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盐、植酸、--edta-2na)等。

15、食用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天然色素。合成色素中,有苋菜红靛蓝;食用天然色素按分子结构不同,又分为6类,即异戊二烯衍生物、 及其他种类。

16、下列哪种酸味剂有强烈的收敛味和涩味,多用于可乐型饮料:(c)

a 柠檬酸 b 苹果酸 c 磷酸 d 富马酸。

17、从食品漂白剂的作用机理看,漂白剂可以分为还原性漂白剂和氧化性漂白剂两大类。

18、下列属于微生物色素的是:(b )

a 叶绿素 b 红曲红 c甜菜红 d 焦糖。

19、常用的食品发色剂有等,常用的发色助剂有等。

20、漂白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和---两类。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气熏法(so2

21、下列甜味剂中,甜度最甜的是:( a)

a 三氯蔗糖 b 木糖醇 c 甜菊糖 d山梨糖醇

22、常用的合成甜味剂有 、 天然甜味剂有 、 天然物的衍生物有 、 和等。

23、常用的食品酸味剂主要包括和等。

24、在鲜味剂中,第二代鲜味剂包括。

25、常用的食品酸味剂有柠檬酸、乳酸,以及用于可乐中的—--其它的酸味剂还有等。

26、食品甜味剂中,化学合成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糖与糖醇有麦芽糖醇;非糖天然甜味剂有干草素等。

27、食品鲜味剂按照发展顺序可分为第一代鲜味剂(味精。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的规定,下面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d)

29、① 三聚氰胺、② 苯甲酸钠、③ 烟酸克仑特罗(“瘦肉精”) 苏丹红、⑤ 酱油、⑥ 甘油、⑦ 白砂糖、⑧ 香辛料。

a ①③b ①③

c ①③d ①③

.下列属于有机化学防腐剂的是:( b)

a 亚硫酸及其盐 b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c 溶菌酶 d 硝酸盐。

31、食品添加剂定义。

答: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32、食品添加剂的功能作用。

答:1、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

(1)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3)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3、有利于食品加工。

4、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

5、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

6、有利于综合利用。

33、ld50定义。

答:ld50也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的投药剂量,以“表示。

34、adi定义。

答:每日允许摄入量(简称日允量)是指人类每天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而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

35、苯甲酸钠防腐机理及防腐性能。

答:防腐机理:

1)苯甲酸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酸化细胞内的储碱;

2)能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和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

3) 对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有很强的阻止作用,从而起到食品防腐作用。

防腐性能:1)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有抑菌作用,特别是对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抑制效果好;

2)对霉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3)抑菌作用的最适ph值为2.5-4.0,一般以低于ph值4.5为宜。

36、丙酸钙的防腐机理及防腐性能。

答:防腐机理:丙酸钙起防腐作用的主要是未离解的丙酸,丙酸是一元羧酸,它是以抑制微生物合成β—丙氨酸而起抗菌作用的。

防腐性能:(1)对霉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2)对细菌抑制作用较小;

3)丙酸钙抑制霉菌的有效剂量较丙酸钠小,但它能降低化学膨松剂的作用(故有时应用丙酸钠)。丙酸钙的主要优点是,在糕点,面包和乳酪中使用丙酸钙可补充食品中的钙;

4)丙酸钙抑制面团发酵时枯草杆菌的繁殖,ph值为5.0时最小抑菌浓度为0.01%,ph值5.8时需0.188%,最适ph值应低于5.5 。

37、溶菌酶的防腐机理。

答:溶解(许多)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的糖蛋白类多糖发生分解,从而导致细菌不能正常生长。

38、葡萄糖酸-δ-内脂的防腐性能及使用范围。

答:防腐性能:(1)对霉菌和一般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2)且能增强防腐剂和发色剂的作用效果,用于鱼,肉,禽等保鲜时,可使食物外观光泽,保持肉质的弹性。

使用范围:可用于酸味剂,膨松剂,整合剂,凝固剂等;

1)用作凝固剂,用于豆腐生产,最大使用量为0.25-0.3g/kg;

39、ve的抗氧化机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答:抗氧化机理:ve的抗氧化是通过自身的还原反应,消耗或消耗食品内部及其周围的氧含量,使食品中的氧首先与其反应(即自身氧化),避免了(或阻止了) 食品(油脂)的氧化。

这种形式称之为“自身氧化”。

40、tbhq的主要抗氧化作用。

答:1)对动植物油抗氧化能力 tbhq>pg>bha ;

2)抑制大肠杆菌,黄曲霉等25种细菌和霉菌的产生;

3)对其它抗氧化剂和(金属)螯合剂有增效作用(或可作为其它抗氧化剂和螯合剂的增效剂);

4)在其它酚类抗氧化剂都不起作用的油脂中,它还是有效的(或仍有作用)。

41、植酸的主要作用。

答:(1)、植酸除了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外,还可用作稳定剂、保鲜剂、护色剂、水的软化剂、防锈剂、发酵促进剂、调节ph值及缓冲作用,2)、另外,植酸还可防止罐头特别是水产罐头产生变黑现象,是食品中抑制铁催化的类脂化合物氧化的最有效试剂。

3)、对于肉类制品,它可以从带负电荷的磷脂中清除肌红蛋白衍生的铁,防止自动氧化和异味的生成。

42、茶多酚由哪几类化合物组成?主要成分及含量是什么?

答:茶多酚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花青素、酚酸4类化合物,其中以儿茶素的数量最多,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因此,在茶多酚中常以儿茶素作为代表。

43、食品合成着色剂的定义。

44、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答:着色剂都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团所组成,因此能够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

45、焦糖的着色剂的加工方法分类。

答:焦糖着色剂可分为不加铵盐和铵盐生产两大类。焦糖着色剂即由蔗糖、饴糖、淀粉等各种糖在高温下不完全分解,脱水,聚合而成的混合物;

46、红曲色素的主要染色性能。

答:对蛋白质的染着性很好,一旦染着后经水洗也不退色。

47、辣椒红的着色性能。

答:辣椒红油溶性好,应用于经高温处理的肉类食品有良好的着色能力,如椒酱肉、辣味鸡肉等罐头。

48能用于蛋白质的着色剂栀子黄、红曲、姜黄。

49、乳酸呈味性能。

答:(1)具有特异收敛性酸味,因此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2)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防止杂菌生长,抑制异常发酵的作用。

50、甜味剂的分类方法。

答:1、按其**可以分为两类:

1)天然甜味剂。如蔗糖、淀粉糖浆、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合成甜味剂。如糖醇、糖精、帕拉金糖等。

2、甜味剂按其生理代谢特性可以分为两类:

1)营养型甜味剂。包括糖醇类甜味剂和果葡糖浆。

2)非营养性甜味剂。包括高甜度甜味剂和异构麦牙酮糖、l-糖。

51、鲜味剂的分类方法。

答:鲜味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氨基酸类及核糖核苷酸类。

52、苹果酸呈味性能是什么?若要形成接近天然苹果酸风味应与柠檬酸如何配比?

答:呈味性能:

1)酸味较柠檬酸强20%。酸味爽口且微有涩苦;

2)苹果酸(在口中)呈味缓慢,维持酸味时间显著地长于柠檬酸,效果好;

3)与柠檬酸合用,有强化酸味的效果。

若要形成或接近天然苹果酸味,则需苹果酸1份,柠檬酸0.4份。

53、新型食品鲜味剂主要有哪些?

答(1)、水解动物蛋白(hap)

(2)、水解植物蛋白(hvp)

(3)、酵母抽提物。

'-肌苷酸钠的呈味性能。

答:5‘-肌苷酸二钠为核苷酸类型鲜味剂,具有鲜鱼味,味阈值为0.012%。5‘-肌苷酸二钠与谷氨酸钠有协同效应,若与谷氨酸钠以1∶7复配,则有明显增强鲜味的效果。

食品安全学复习题

食品安全学。1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何在?1 90 的问题源于管理,10 的问题源于技术 2 食品链之间利益的复杂性 3 食品经营面临成本 的压力 4 食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入行门坎低 5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仍在探索与完善过程中。如何解决?1 保障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性。用全局的眼光,监管整个食品链 不能 ...

食品安全卫生学复习题

食品安全卫生学 复习思考题。一 名词解释。1 食物中毒 2 食源性疾病 3 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4 毒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5 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6 水体富营养化。7 酸雨。8 环境污染。9 兽药残留。10 农药残留 11 甙。12 生物碱。13 反式脂肪酸。14 巴氏消毒法。15 辐射杀菌。1...

化学与食品安全

食物是人类赖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 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