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发布 2024-01-11 04:50:12 阅读 8019

目次。引言。食品安全与食品在消费环节(由消费者摄入)食源性危害的存在有关。由于在食品链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因此,必需对整个食品链进行充分的控制,食品安全是要通过食品链中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来保证。

食品链内的各类组织包括饲料生产者、初级生产者,及食品制造者、运输和仓储经营者,直至零售分包商和餐饮经营者(包括与其内在关联的组织,如设备、包装材料、清洁剂、添加剂和辅料的生产者);也包括服务提供商。

为了确保在食品链内、直至最终消费的食品安全,本准则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该要求纳入了下列公认的关键原则:

—相互沟通;

—体系管理;

—前提方案;

—haccp原理。

为了确保食品链每个环节中所有相关的食品危害均得到识别和充分控制,沿食品链进行的沟通必不可少。这意味着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上游和下游的组织间均需要进行沟通。与顾客和供方关于确定的危害和控制措施的沟通将有助于澄清顾客和供方的要求(如在可行性、需求和对终产品的影响方面)。

认识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是必要的,这可确保在整个食品链中进行有效地相互沟通,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图1给出了食品链中相关方之间沟通渠道的示例。

注:此图并未表示沿食品链的跨越式相互沟通的类型。

图1 食品链上的沟通实例。

最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在已构建的管理体系框架内建立、运行和更新,并将其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活动中;这将为组织和相关方带来最大利益。本准则与gb/t19001-2000相协调,以加强两者的兼容性。附录a提供了本准则和gb/t19001-2000的对照表。

本准则可以独立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单独使用,其实施可结合或整合组织已有的相关管理体系要求,同时组织也可利用现有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符合本准则要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本准则整合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和实施步骤;根据本准则中可审核的要求,将haccp计划与前提方案结合。进行危害分析将有助于整合建立控制措施有效组合所需的知识,所以,它是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本准则要求对食品链内合理预期发生的所有危害,包括与各种过程和所用设施有关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价,因此,对已确定的危害,哪些需要由该组织控制而其他为什么不需要, 本准则提供了确定并形成文件的方法。

在危害分析中,组织通过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的组合,确定采用的策略,以确保危害控制。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和实施步骤与本准则对照见附件b。

为促进本准则的应用,本准则已制定成为一个可用于审核的标准。但各组织可自由选择必要的方法和途径来满足本准则要求。为帮助各组织实施本准则,iso/ts22004提供了本准则的使用指南。

虽然本准则仅只对食品安全方面进行阐述,但本准则提供的方法同样可用于食品的其他特定方面,如风俗习惯、消费者意识等。

本准则允许组织(例如小型和(或)欠发达组织)实施由外部制定的控制措施组合。

本准则旨在食品链内协调全球范围的食品安全管理经营上的要求,尤其适合于寻求更有重点、更和谐和更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组织使用,而不仅是通常上的法规要求。它要求组织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满足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整个食品链中组织的要求。

1 范围。本准则为食品链中需要证实有能力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确保食品人类消费安全的组织,规定了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准则适用于希望通过实施体系以稳定提供安全产品的所有组织,不论其涉及食品链中任何方面、也不论其规模大小。组织可以通过利用内部和/或外部资源来实现本准则的要求。

本准则规定了要求,使组织能够:

—策划、实施、运行、保持和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提供的产品按预期用途对消费者是安全的;

—证实其符合适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为增强顾客满意,评价和评估顾客要求,并证实其符合双方商定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顾客要求;

—与供方、顾客及食品链中的其他相关方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有效沟通;

—确保符合其声明的食品安全方针;

—证实符合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为符合本准则,寻求由外部组织对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或注册,或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声明。

本准则所有要求都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在食品链中的所有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如何。直接介入食品链中的组织包括但不限于饲料加工者,收获者,农作物种植者,辅料生产者,食品生产者,零售商,食品服务商,配餐服务组织,提供清洁和消毒服务、运输、贮存和分销服务的组织;其他间接介入食品链的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剂、包装材料以及其他与食品接触材料的**商。

本准则允许组织,如小型和/或欠发达组织(如小农场,小分包商,小零售或食品服务商)实施外部开发的控制措施组合。

注:iso/ts 22004提供了本准则的应用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准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准则。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 9000:2000)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准则。

为方便本准则的使用者,对引用gb/t19000-2000的部分定义加以注释,但这些注释仅适用于本特定用途。

注:未定义的术语保持其字典含义。定义中黑体字表明参考了本章的其他术语,引用的条款号在括号内。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的概念。

注 1:改编自文献[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十五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食品企业和餐饮业hacc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haccp 体系评价准则 haccp体系认证制度与对haccp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制度研究。研究成果名称 haccp体系通用评价准则课题文件编号 haccp ec 0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22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糖企业要求

为提高制糖行业食品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增强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技术要求从我国制糖企业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制糖企业的生产特点,针对企业人力资源 前提方案 关键过程控制 检验 产品追溯和撤回等,提出了建立我国制糖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业技术要...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饮料生产企业要求

专项技术要求 申请备案稿 修订编制说明。一 任务 根据国家认监委 关于商请修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所需技术规范的函 认注函号 的要求,及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关于组织统一修订食品安全专项技术要求的方案 的意见,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承担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饮料生产企业要求 专项技术要求修...